3.英英学古诗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板书)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
英 诗 首 静 思 意 照 层李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请学生说)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请学生说出。接着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个别读。
⑤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2)(小黑板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背 疑 霜 念 懂 唐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五、指导写字
1.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
4.反馈检查。
5.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静:左边是青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
意:上中下紧凑,“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中间扁日横落在竖中线上。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板书)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
英 诗 首 静 思 意 照 层李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请学生说)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请学生说出。接着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个别读。
⑤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2)(小黑板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背 疑 霜 念 懂 唐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五、指导写字
1.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
4.反馈检查。
5.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静:左边是青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
意:上中下紧凑,“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中间扁日横落在竖中线上。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和3.英英学古诗相关的教案:
- 古诗《草》教案分析2015-06-12
- 古诗两首 回乡偶书 赠汪伦2015-06-06
-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赠刘景文》2015-06-05
- 读古诗写诗境画美景 让学生的想象展2015-06-05
-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和《山行》赏析2015-06-05
-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 电子2015-06-03
- 《古诗两首》字词2015-05-28
-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习题精选2015-05-28
- 古诗诵读 回乡偶书2015-05-26
- 《古诗两首》课后题解和探究活动2015-05-22
- 13.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2015-05-20
- 《古诗两首》作业设计2015-05-20
- 古诗《草》互动课教案2015-05-20
- 《古诗二首》中《山行》教学反思2015-05-20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42015-05-19
-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2015-05-19
-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试题((《望2015-05-13
- 朗读质疑 启思体情——古诗《春雨》2015-05-05
- 《古诗两首》之《山行》2015-05-04
- 抓诗眼 品诗意——《英英学古诗》教2015-04-27
-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15-04-25
-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2015-04-25
- 《古诗两首》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2015-04-24
- 二年级下册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2015-04-13
- 上一篇:苏教版二语下 识字7 第一课时
- 下一篇:语文人教版第三册《识字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