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兔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狮子的表现,体会兔子的笑,从中明白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狮子的表现,体会兔子的笑,从中明白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生字词
2、听写词语。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兔子在笑谁?
1、屏显插图(兔子)这只兔子正在干什么?(板书:笑)看到这个“笑”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它在笑谁呢?
2、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呢?
找一找:哪些字词是描写狮子的样子?
从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指导朗读
(二)、兔子为什么要笑狮子呢?
1、狮子遇到什么麻烦了?
2、狮子是怎么做的?“筋疲力尽”
(三)、兔子在笑什么?
1、看到兔子在一旁发笑,狮子又是如何表现的?“恼羞成怒”
2、你们认为兔子的笑是怎样的笑?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猜一猜:这时的狮子可能会想什么呢?
3、导读:那兔子说的这个办法管用吗?“立即”
再猜一猜:这时的狮子可能又会想什么呢?
4、猜一猜:这时的狮子可能会想什么呢?
对比读,体会
5、讨论:兔子这样做,是想让狮子明白什么呢?
6、动笔写一写:
三、总结
1、谈谈: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子
筋疲力尽 笑 提醒
赶不走 立即冲走
(动脑筋解决问题)
(此课是2010年5月参加四校联动公开课教学设计)
《狮子和兔子》(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本人都追求“平实、朴实、扎实、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以下几方面,本人以为做得还不错:① 课前导入时,能进行有效地复习,通过测读生字词、听写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②教师能够突破常规,能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抓住“笑”字展开课文教学,围绕“笑谁”、“为什么笑”、“怎样的笑”分步推进,条理较清晰,能充分体现本课的学习重难点。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精神。通过学习学生也懂得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光凭蛮力和发脾气,应该冷静的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重视及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对于“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词语的理解准确,恰到好处。
二、这节课也存在不少问题:① 在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上显得过于急躁,学生掌握起来还比较困难;②在引导学生朗读过程中,读的方式不够丰富,重点段落读得还不够。③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生成教师关注的还不够,没能及时引导。④对于本文的难点(最后一段)的理解还不够,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谈感受。
我相信,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我勇于前进,继续努力,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会提高和改善的。
狮子和兔子(第二课时)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狮子和兔子(第二课时)相关的教案:
- 《有趣的发现》第二课时导学案2015-06-15
- 月亮湾教案(第二课时)2015-06-15
-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9
- 《画风》第一课时说课设计2015-06-09
- 《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8
- 11.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2015-06-08
- 《看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015-06-08
-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说课稿2015-06-08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第二课2015-06-06
- 《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6
- 《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6
-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赠刘景文》2015-06-05
-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15-06-05
- 24、日记两则第二课时2015-06-03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一课时教学2015-06-03
-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3
-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2015-06-02
-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2
- 小学语文第四册第6课 雷锋叔叔,你在2015-06-02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15-06-02
- 《北京》第一课时案例及反思2015-06-02
-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2015-06-01
- 《看雪》教案 第二课时2015-06-01
- 《称赞》说课(第一课时)201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