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8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学会转盘上的5个生字。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4、借助课文插图,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指导自学
1、启发谈话:同学们,转转盘识字挺有趣,我们已在识字4中运用转转盘的方法认识了好多字,你能把转转盘识字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2、运用方法,迁移自学。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看谁学得最认真。现在,我们就按下列的要求进行自学。
(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自己以为最好的方法记忆字音、字形,有利于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
二、引导比较,领悟规律
1、分小组讨论:你从转转盘转出的“清、晴、睛、请、情、蜻”六个字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组里的同学听听。
2、每组派一名代表,把本组同学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
3、教师小结归纳:这次转转盘转出的六个字都是形声字,左旁是形旁,与字的意思有关,右旁是声旁,跟字的读音有关。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
4、你还知道哪些形声字?这些字你是从什么地方学到的?把你知道的形声字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
三、引导观察,指导背诵
1、出示韵文上面的课文插图,问: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用“小蜻蜓——在干什么”说一句或几句话。
2、指导朗读背诵韵文。
(1)师:请同学们自读文中的韵文,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学生自由背诵韵文)
(2)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背诵韵文,看看哪组背得好。背诵之前你们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组打算用什么样的方式背诵。
四、拓展训练,培养能力
1、扩词擂台赛
“青、情、晴、请”分别可以扩成许多词。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扩词擂台赛,哪一组扩的词最多,就可以荣获擂主的称号。
2、看图创编童话
仔细观察课文中的第二幅插图,想一想:蜻蜓、青蛙之间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先把你想到的内容说给小组里同学听听,然后举行一次讲故事比赛。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字,学习书上的样子在田字格里描红,然后写下来。
2、说说“情”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教师示范,提示应写得“左窄右宽”。
3、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
第一,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是第二次进行转转盘识字,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经历。教师始终保持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不但学会了本课知识,锻炼了能力,而且感受到形声字的特点,初步具备了自学汉字的能力。
第二,拓宽认字空间,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例如:当学生领悟了形声字的规律后,启发学生交流在阅读、生活中学到的形声字,变学生个体的学习资源为全班同学的学习资源。又如,通过扩词擂台赛,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第三,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学生创编童话、讲童话故事的过程,就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提高的过程。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8教学案例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8教学案例相关的教案:
- 《小池》(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第132015-05-23
- 苏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教案——司马光2015-05-22
- 《乌鸦喝水》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20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2015-05-20
- 《阳光》教学案例2015-05-19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2015-05-19
- 一年级《比尾巴》教学设计以及课后反2015-05-19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案例2015-05-19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 比一比》2015-05-18
- 司马光教学案例2015-05-18
- 《汉语拼音10 ao ou iu》教学案例2015-05-18
- 《棉花姑娘》教学案例与点评2015-05-18
- 一年级汉语拼音复习二教学设计2015-05-13
- 《操场上》教学案例2015-05-13
- 《春雨的色彩》教学案例2015-05-12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案例2015-05-12
- 《爷爷和小树》教学案例2015-05-12
- 《口耳目》教学案例及点评2015-05-11
- 《一去二三里》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11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火车的故事》2015-05-07
- 快乐的节日教学案例2015-05-07
- 有趣的“石子”之路——《美丽的小路2015-05-05
- 一年级下册随堂练习《胖乎乎的小手》2015-05-05
- 一年级第四单元(识字二)2《自选商场2015-05-05
- 上一篇: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春到梅花山》教案随笔
- 下一篇:《练习3》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