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学反思
景、情、理是我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元素,也是打开古典诗词艺术殿堂的一把钥匙,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若能披景入情、缘情入境、因理生悟,必将收到很好的效果。
先说“景”。
《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都和春天有关,也都有对于春景的描写。“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那绿的草,红的花,欢快的鸟带给人美的遐思,淡淡的云,轻轻的风每个字都浸透的美的体味。诗人用精炼而浅显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卷。这一美景,不仅成为诗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也感动了千年间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经典。 “色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醉”,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这个美丽的场景,沉醉于这魅力的春天。
如果诗人就此打住,仅仅将一幅图画展给世人即沉默无语。也许,这首诗也能名噪一时,但很快将湮没于历史的风雨中。诗人的高明之处,更在于他没有沉迷于眼前的美景而流连忘返,而是兴起一份对景物,对人性的深思冥想。
于是关注了“情”。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此句既有“景”又含“情”。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感叹,就特别引人遐想。有人说,这是诗人对于佛教的讽刺,我也同意这种观点。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一定非让他们在这里就学会明显的批判,不要硬性的破坏诗人带给我们的关于春天的美丽感受。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抒发作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出语新颖,平淡中寓有深意,这种“怡然自得”之乐,似乎也感染了读者。全诗色泽协调,情景交融,在程颢的诗作中,这算的上是一首好诗。
最后再说“理”。
《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学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2015-06-03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2015-06-01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反思2015-05-31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2015-05-27
- 《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2015-05-22
-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反思2015-05-21
- 《黄继光》教学反思2015-05-11
-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2015-05-11
- 四年级下册《麦哨》教学反思2015-05-07
- 《散落的钞票》教学反思2015-05-05
- 江南春教学反思2015-05-04
- 《“扫一室”与“扫天下”》 教学反2015-05-03
- 九寨沟 教学反思2015-04-29
- 秉笔直书教学反思2015-04-29
- 唤醒世人麻木的心——简析《春日偶成2015-04-28
- 《九色鹿》教学反思2015-04-28
- 古诗两首 教学反思2015-04-28
-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4课《秋天》教学2015-04-28
- 感受美 想象美 欣赏美—《走月亮》教2015-04-28
- 春日偶成教学案例2015-04-28
-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2015-04-27
- 《春日偶成》教学设计2015-04-24
- 《秉笔直书》教学反思2015-04-24
- 《一路花香》教学反思2015-04-24
- 上一篇:《走,我们去植树》教案二
- 下一篇:“五角星”的魅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