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故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描写了李大钊同志坚贞不屈,忠于革命的精神。除开头以外,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被捕前;第二部分讲被捕;第三部分讲在法庭上;第四部分讲被害后。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学习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前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李大钊生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到今年的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2周年了,八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们的党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牺牲了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 。
今天,我们学习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的动人事迹,大家齐读课题:10、十六年前的回忆。
二、检查预习
可以从下列内容检查:
生平、事迹、释题、课文内容、人物分类等。
步骤:
1、生交流怎样预习。
2、生谈预习的内容。
三、自读求知
1、再读课文,提出要求:
⑴ 自由朗读。
⑵ 边读边想边画边标记。
2、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预计学生可能有下列收获:
⑴ 内容方面的理解:
① 通过读有关局势紧张的部分,理解了李大钊忠于革命的精神。
② 通过分析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体会出李大钊沉着镇定,坚贞有屈、忠于革命。
③ 通过读有关于对敌人的言行描写,体会到敌人的凶残、心虚。
④ 通过读亲友的言行,理解亲友的害怕、机智等。
⑵ 写法方面的理解:
理解敌人凶残,衬托出李大钊同志的英勇无畏;敌人心虚缘于李大钊同志的勇敢镇定;亲友的害怕衬托出李大钊同志的从容不迫;亲友的机智因为受到了李大钊的影响。
⑶ 随机引导学生:
理解作者的遣词造句。理解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四、讨论
大家可能发现这节课老师没有板书,谁能帮老师写一写。小组讨论,老师找学生上黑板板书,并说明原因。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大家通过读,知道了课文从李大钊的语言,动作等外表来表现李大钊的沉静、镇定,坚贞不屈,通过读,知道了文章写敌人的心虚、凶残是为了衬托李大钊同志的英勇无畏,知道了文章写亲友的害怕,突出李大钊的从容,写亲友的机智是因为受到了李大钊的影响。通过读,知道了李大钊之所以坚贞不屈,沉着镇定是因为他忠于革命,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那就是对于革命的信心。
六、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自己喜欢的作业。
预计可能出现这样的作业: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写读后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文章等等。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故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描写了李大钊同志坚贞不屈,忠于革命的精神。除开头以外,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被捕前;第二部分讲被捕;第三部分讲在法庭上;第四部分讲被害后。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学习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前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李大钊生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到今年的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2周年了,八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们的党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牺牲了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 。
今天,我们学习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的动人事迹,大家齐读课题:10、十六年前的回忆。
二、检查预习
可以从下列内容检查:
生平、事迹、释题、课文内容、人物分类等。
步骤:
1、生交流怎样预习。
2、生谈预习的内容。
三、自读求知
1、再读课文,提出要求:
⑴ 自由朗读。
⑵ 边读边想边画边标记。
2、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预计学生可能有下列收获:
⑴ 内容方面的理解:
① 通过读有关局势紧张的部分,理解了李大钊忠于革命的精神。
② 通过分析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体会出李大钊沉着镇定,坚贞有屈、忠于革命。
③ 通过读有关于对敌人的言行描写,体会到敌人的凶残、心虚。
④ 通过读亲友的言行,理解亲友的害怕、机智等。
⑵ 写法方面的理解:
理解敌人凶残,衬托出李大钊同志的英勇无畏;敌人心虚缘于李大钊同志的勇敢镇定;亲友的害怕衬托出李大钊同志的从容不迫;亲友的机智因为受到了李大钊的影响。
⑶ 随机引导学生:
理解作者的遣词造句。理解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四、讨论
大家可能发现这节课老师没有板书,谁能帮老师写一写。小组讨论,老师找学生上黑板板书,并说明原因。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大家通过读,知道了课文从李大钊的语言,动作等外表来表现李大钊的沉静、镇定,坚贞不屈,通过读,知道了文章写敌人的心虚、凶残是为了衬托李大钊同志的英勇无畏,知道了文章写亲友的害怕,突出李大钊的从容,写亲友的机智是因为受到了李大钊的影响。通过读,知道了李大钊之所以坚贞不屈,沉着镇定是因为他忠于革命,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那就是对于革命的信心。
六、作业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自己喜欢的作业。
预计可能出现这样的作业: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写读后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文章等等。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的教案:
- 《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2015-05-23
- 5 手指(教学设计)2015-05-23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2015-05-23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之“依依惜2015-05-23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之“成长足2015-05-23
- 《匆匆》教学设计52015-05-23
- 21*《我最好的老师》的教学设计2015-05-23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015-05-22
- 《跑进家来的松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案2015-05-22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22015-05-22
- 《匆匆》教学设计42015-05-21
- 《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2015-05-21
- 新课标六年下《北京的春节》教案(第2015-05-21
- 藏戏的教学设计2015-05-20
-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六下《藏戏》第二课2015-05-20
- 六年级语文《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2015-05-20
-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2015-05-19
- 《灯光》教学设计之四2015-05-19
-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2015-05-19
- 《手指》教学设计2015-05-19
- 《学弈》教学设计72015-05-19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老北京的春2015-05-18
- 上一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
- 下一篇:《别饿坏了那匹马》听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