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案学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掌握14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情不自禁、随心所欲、绞尽脑汁、困窘、运转自如”等词语。 2.抓住发现的过程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时代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联系科学家发明时面临的驱逐、迫害及作者的经历体会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 案
教 案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祸、患、臂、妨、岂、绞、淘、愧。 2.用词素分析法,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情不自禁、随心所欲、绞尽脑汁、困窘 3.读通读顺课文,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4.自读童年发现的过程,分为二层。作者童年发现的胚胎发育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 5.“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面临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含义是( )。 一、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清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注意教给方法,揭示规律。 2.注意抓住段与段的联系分段,概括段意。 发现什么‖发现过程‖受到驱逐 二、抓住发现过程,指导学生体会文章中心 (1)梦中飞行(为什么)? a.自读勾画人物的语言,思考批注:从“我”不停地追问梦中飞行的事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b.汇报交流,归纳人物特点:寻根究底、不断探索。 c.指导读出感情。 (2)人的来历 (细胞折算) a.自读课文,勾画人物的语言、心理,同桌说说人的演变过程。 b.师生交流,从细胞折算归纳人的演变过程。 c. 从细胞折算人的演变过程,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提问、思考、想象 d.抓住文中的“绞尽脑汁、哈等词及问号、感叹号、省略号”读出感情,内化人物形象、特点。 (3)归纳总结:(1)+(2)(求知若渴 寻根究底 大胆想象) 三、启发学生联系科学家的发明、发现时受到的迫害与作者的经历体会句子的含义 练习提纲 1.听写生字、新词。 2.抄写开头、结尾。 3.仿照课文的写法,以“童年的( )”为题写一写自己童年的奇思妙想,发现及有趣的事。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童年的发现》教案学案设计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童年的发现》教案学案设计相关的教案:
- 《金蝉脱壳》教案2015-05-05
- 早 教案2015-05-05
- 《落花生》教案2015-05-04
- 落花生教案(第二课时)2015-05-04
- 《晏子使楚》教案 (第二课时)2015-05-03
- 《秋思》教案2015-05-03
- 北师大版三年级《我想》教案2015-05-02
-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2015-05-02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案设计2015-04-30
- 《一件运动衫》教案2015-04-30
- 《白杨》教案设计2015-04-30
- 《猴王出世》教案2015-04-29
-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2015-04-29
-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2015-04-29
- 《童年的发现》教学案2015-04-29
- 与象共舞(教案)2015-04-28
- 拉萨古城教案2015-04-28
- 《与象共舞》教案2015-04-28
-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2015-04-28
-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2015-04-28
- 《窃读记》教案学案设计2015-04-28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教案2015-04-27
- 松鼠教案2015-04-27
- 《打电话》教案设计2015-04-27
- 上一篇:《松鼠》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下一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