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语文教学 朗读先行——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时间:2015-04-21 09:10来源:网络收集点击:字体:[ ]

 

语文教学 朗读先行

——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时下,在语文教育界,新课程、新课标已唱得红红火火,新课标下的新课堂究竟怎样组织,许多老师在思考、在实践。面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语文课堂教学,我本着“以朗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教学水平,最近,又听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授课,感触颇深,更使我认识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落、篇章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朗读能力高低与否,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通过实践,我发现朗读训练有许多好处:

一、朗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每篇课文开始,我都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创设一个课文情境。这样,就很快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进入课文之中,引起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有利于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反复朗读的重要性。我在讲授《黄河颂》(七年级语文下册)一文中,引导学生反复感情朗读,从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学生情绪高涨、激情满怀,仿佛自己就是站在高山之巅的光未然,在面对黄河,纵情歌唱。课堂效果相当的好。

三、朗读有利于从读到写,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记得这一班学生刚升入中学时,我让他们作自我介绍,大部分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后,便不知从何说起了。经过一年的朗读训练,现在,学生在上口语课时,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能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文水平也取得很大的进步。

四、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经常进行朗读训练,能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赏力。七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把英文字母和以前学的汉语拼音又混淆了,基础知识非常容易出错。我发挥自身优势,经常为他们示范朗读,教他们朗读,训练学生自由读。不知不觉中,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明显增强,普通话也越说越流利了。

当然,朗读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无法用条条框框来列举全的,但是,要想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也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要靠日积月累,要勤读、多思、不断地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能力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不愿读书,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有的同学读书东张西望,有的同学读书有口无心,不能入情入境,所有这些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用多种形式,有效切实地进行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首先,采用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

1.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有一句话“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在理解此句“挑逗”的含义时,我让学生把“挑逗”改为“映衬” 、“搭配”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这一换一读中,很快就理解了“挑逗”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2.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课文中总有一些类型比较特别的句子,如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等。对这些句子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既能使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特点,又有助于他们领悟到作者的情感。《皇帝的新装》一文中,皇帝、老大臣、官员看新装时的心理描写,分别用了不同的句式,如皇帝“难道我是一个愚蠢得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反问句)老大臣“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感叹句)官员“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这样的官职吧?” (疑问语气)。把他们说的话互相转换、比较,学生再去朗读,既增强了兴趣,又很快就理解了皇帝的骄横和愚蠢,老大臣和官员的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

二、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语文课文类型不一,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安塞腰鼓》(七年级下册)一文,我在课前录下陕北高原后生们打腰鼓的雄壮声音,壮阔、豪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课堂上再加上我铿锵激昂的朗读,仿佛把学生带入击鼓的现场,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后又讲授《珍珠鸟》一文,我录下“春暖花开、百鸟争鸣”的画面和声音,读时抒情缓慢,把人与小鸟之间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收到相当成功的效果。

三、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教学生读一篇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前面提到的《皇帝的新装》,还有《羚羊木雕》(七年级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七年级上册)等,我都采用这种朗读方式。学生将自己融入到自己所“扮演”的人物内心世界中,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四、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

情景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荒岛余生》(七年级下)一文,讲的是鲁滨逊被困荒岛后与困难作斗争的思考行动过程,我在讲课时,引导学生想像假如自己被困荒岛,将会怎样想、怎样做。把学生先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像,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

五、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读。

十几岁的学生,自我表现欲很强。课堂上,老师应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进入角色,表演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们人人做演员,个个都参与,通过表演朗读,读出了语感,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好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朗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朗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朗读的作用有目共睹,让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活动起来,给朗读以时间的保证、质量的保证,使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 ,让学生从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田玲玲 

    语文教学 朗读先行——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