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常识练习7
22、古诗两首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
教育小儿子子聿。这首诗深信导阐述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
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
才是真正有学习的人。
《观书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
塘明净的形象来壁喻读书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2、背诵全诗及诗意。
3、有关读书的名言。
4、来自古诗的成语:粉身碎骨 山重水复 万紫千红 柳暗花明 春色满园 不拘一格
5、渠:相当于“它”,诗中指方塘。 为:因为。
绝:极,最;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亲自。
23、学与问
1、《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
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
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哥白尼:波兰天文天学家,创立“日心说”,巨著《天体运行论》
沈 括:北宋科学家,创作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3、背诵《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芒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中的“尽”为完,指桃花凋谢,“始”
为才,刚刚。句意:农历四月,春去夏来,山下的白花都已凋谢,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首诗的后两句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背诵1、5两个自然段。
5、说说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有关“学与问”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敏而好学 君子之学必好问 三人行有我师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学而各,问而广,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24、大自然的文字
1、《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
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
感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文中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介绍了
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辨别
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地质变化。
2、作者伊林: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科学著作有《几点钟》、《黑白》、《十万个
为什么》。
3、理解“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的含义。
4、了解大自然的各种文字。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1、《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读报的方法,主要讲读报的
好处,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2、读报的注意点:第一、掌握读报的方法,先浏览,再精读;第二、讲文明,
放在一定地方;第三,阅读后洗手,以免油墨沾染。
六(上)语文常识练习7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六(上)语文常识练习7相关的教案:
- 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练习题2015-05-23
- 六年级语文《灯光》练习题2015-05-22
- 《詹天佑》语文实践训练设计2015-05-21
- 六年级语文《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2015-05-20
- 《詹天佑》教学案例及反思——苏教版2015-05-19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老北京的春2015-05-18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2015-05-18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彩色的翅膀2015-05-18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手指》2015-05-11
-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回顾拓展五》教案2015-05-11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藏戏》教学设2015-05-11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2015-05-07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 我最好的老2015-05-05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2015-05-05
- 苏教版语文第11册第20课《詹天佑》回2015-05-04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藏戏》教案2015-05-04
-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练习12015-05-03
- 习作7 藏在语文书中的故事2015-04-30
- 苏教版语文十二册8《三打白骨精》教2015-04-30
- 北师大六上语文《出塞》教案2015-04-29
-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白衣天使》教案2015-04-29
- 语文课外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读后2015-04-29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习作 62015-04-29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2015-04-28
- 上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及反思
- 下一篇:22、.理想的风筝 练习设计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