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学案例

时间:2015-04-20 08:43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在上这一课的第三课时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题目是不是还蕴含着其它深义?还没等我想好,上课铃响了,我匆匆上课去了。

  在上课时,我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学生一时陷入了沉思。所作的回答也仅限于课文中儿童团员们追赶大部队的内容。看来学生还没有发散思维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该怎么启发他们呢?我也默默思考起来。

  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这个题目似乎还在告诉大家,要我们也像那些红小鬼一样,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去体验一下那时艰难的生活……”

  话还没说完,底下就有学生在轻声嘀咕:“难不成也让我们去走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显然学生的思维正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的边缘,他们最需要老师轻轻的一个指点。该怎样让他们突破这个思维的死角呢?我默读着课题,有了主意。

  我首先表扬了那个学生,说:“如果有可能,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去走一遍当年红军曾经走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未尝不可啊。其实我们的队歌已经告诉我们了一切。”

  “队歌?”学生们一片惊疑。已有人在下面哼起了队歌,渐渐的声音响了起来,整齐了起来,等两段歌唱下来,下面的小手已成林。我不禁喜上眉梢,发现同样喜形与色的还有我的学生。

  “让我们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爱祖国,爱人民,为了实现祖国繁荣昌盛的理想而向前进!”

  至此,学生已能完全了解题目的深意,可是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想起早上学生做操时,我默诵的挂在教室外墙上的名人名言来,为何不结合这个呢?我微微一笑,对学生说:“如果在你们刚才的发言中再加入挂在我们教室外面的革命伟大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至理名言的话,会更完美。”

  学生又是一次惊讶,还有点疑惑。我请一个学生到外面把这句话大声地读给大家听:“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我请学生融合他们的回答与这段话,于是很快就有人说:“让我们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爱祖国,爱人民,为了实现祖国繁荣昌盛的理想,一往无前,不怕困难,愈挫愈勇,再接再厉!”台下的学生纷纷鼓掌,我也为他喝彩。

  至此,这个题目所蕴含的意思,学生已是昭然于心了。但他们知道得岂仅仅是这样一道题目的答案呢?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学案例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