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二课时 练习五
1. 在练习中逐步理解长方体各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1)这个纸巾盒的前面是长方形,长是24cm,宽是9cm,和它相同的面是后面。
(2)它的右面是长方形,长是12cm,宽是9cm,和它相同的面是左面。
(3)上面和下面的长是24cm,宽是12cm。
2. 这个粉笔盒形状是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0cm,有6个面完全相同。
3. 数学书的长是20.7cm,宽是14.6cm,高是0.7cm。上面和下面的长是20.7cm,宽是14.6cm;前面和后面的长是20.7cm,宽是0.7cm;右面和左面的长是14.6cm,宽是0.7cm。
4. 是一个长方体框架直观图。
(1)和a平行的棱有3条。
(2)和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4条。
(3)和b平行的棱有3条。
5. 略。
6. 是一道联系实际的问题,把俱乐部看成一个长方体,要想知道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实际就是求这个长方体棱长的总和,有两种解题思路:
思路一:由于地面的四边不装彩灯,实际就是这个长方体长、宽、高和的4倍,再减去两个长和两个宽的长度。列式解答为(90+55+20)×4-(90+55)×2=370(m)
思路二:实际就是求长方体的2个长、2个宽、4个的高的总和。列式解答为90×2+55×2+20×4=370(m)
7. 也是一道联系实际的问题。这道题与上题类似,都是求长方体棱长和的问题。注意已知条件给出的长度单位是不同的,要化成相同的单位后再计算。有两种解题思路:
思路一:都化成以cm做单位,列式解答为2.2m=220cm,(220+40+80)×4=1360(cm)
思路二:都化成以m做单位,列式解答为40cm=0.4m,80cm=0.8m,(2.2+0.4+0.8)×4=13.6(m)
8. 是用小正方体做拼摆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到当正方体的棱长增加1cm时,体积就是原来的8倍。因为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摆成的大一些的正方体的棱长是2cm。
9*. 答案是:a→c,d→i,e→f。通过正方体的水平移动,首先可以观察到和i相邻的面有a、e、f、c,那么i只能和d是相对的。从三幅图中还可以观察到和a相邻的面有i、e、f,那么a只能和c或d相对,因为i和d是相对的面,所以a只能和c相对。这样,只剩下e和f是相对的面了。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二课时 练习五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二课时 练习五相关的教案:
- 第5课时 2、5、3的倍数的练习 导学案2015-05-13
- 第3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2015-05-12
-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4. 约分 第二2015-05-08
- 第九册 6 统计与可能性 第1课时2015-05-07
- 五下总复习电子教案 第二课时 复习2015-05-07
- 五下总复习电子教案 第三课时 复习2015-05-07
- 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二)——用“进2015-05-07
- 第二课时 分数单位2015-05-07
- 第七课时: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2015-05-07
- 第九册 5 多边形的面积 第2课时 平行2015-05-07
- 第四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案2015-05-07
- 五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3、长方体和正2015-05-07
-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6.分数和小数2015-05-05
- 人教版新课标五上 二、小数除法 第七2015-05-05
- 第九册 7 数学广角 第1课时2015-05-05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八2015-05-03
- 第九册 6 统计与可能性 第3课时2015-05-03
- 第二课时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2015-05-03
-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3.分数的基本2015-05-02
-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一)——归一问2015-04-30
- 五下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第二课时 复式2015-04-30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2015-04-30
- 六 统计与可能性 第一课时2015-04-30
- 第九册 8 总复习 第2课时 观察物体和2015-04-30
- 上一篇:数的奇偶性教案(北师大)
- 下一篇:第九册 7 数学广角 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