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文本解读
解读文中的爱情观:《牛郎织女》这篇课文,反映了劳动人民朴素健康的爱情观,它可以让孩子认识到,爱情应该是高尚的、忠诚的,是能够跨越时空的一种美好情感,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教育。事实证明这种教育并没有把学生引入歧途。据2004年9月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上海市初三语文课本的第二单元,将主题定为“爱情如歌”,其中收录的全都是爱情名篇,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等,这些作品,让孩子领会到了“爱情将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的内涵。
这充分说明,歌颂美好爱情的作品不但不会把学生引向歧途,反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情感和人格。如果我们的中小学教材都能体现出这种与时俱进的新观念,我们的学校教育便一定能给学生更多的营养。
教材分析:
牛郎织女故事在汉代以前产生和形成,有它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表现了当时小农生产者和小手工业者要求改善生活、争取婚姻自由和人身解放的理想和愿望。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一段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它以完整曲折的情节、朴素自然的语言、奇幻的神话色彩、积极进步的主题,深深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语言朴素、简洁、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
教材解读:
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
在封建社会孤儿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人做妻子吗?启发思考后孩子们的答案当然会是否定的.怎么办?人们在现实世界里实现不了的理想只有*想像来完成.因为封建统治者禁锢不了人们的思想,阻止不了人们的想像。所以文中虚拟了一个通人性对人友善,宁可为朋友牺牲自己生命的老牛形象。老牛是牛郎的唯一亲人。老牛的这一举动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也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对命运的极力反抗。即便是牛郎也有追求美的权利——社会本来就应是人人平等的。牛郎的妻子同样可以是美若天仙的。同时也表明人间的亲情是非常宝贵的。(这一点可以结合感恩亲情教育拓展助读)。
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
在封建社会,社会底层人们眼中的幸福生活便是如此。这就是他们朴素的理想。粗茶淡饭,夫妻恩爱,是最起码的要求。可就是这,在当时也达不到。因为有王母娘娘这类的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他们讲究门当户对,完全剥夺了牛郎这类人的幸福和他们追求幸福的权利。让他们的温饱也成问题。
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并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
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可激起同学们对牛郎织女的深深的同情和对王母娘娘的怨恨。美好的事物人们总想将它永远地留住,何况是孩子呢!
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的天河隔开。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思想:牛郎织女不能相聚是因为王母娘娘的霸道,激发人们对专制者的憎恨和对善良的人们的同情。这也是神话与科学沟通的一个契点。 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揣摩神话故事所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同怒,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引领学生树立强烈的正义感的;还要帮助学生从神话到科学的理解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意图。
《牛郎织女》文本解读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牛郎织女》文本解读相关的教案:
- 《牛郎织女》教学案例2015-05-26
-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2015-05-02
- 牛郎织女 教学反思2015-04-30
- 《三亚落日》教材解读2015-04-30
- 走近英雄 解读英雄 成就英雄——《船2015-04-25
- 牛郎织女 教学设计探究(原创)2015-04-25
-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2015-04-25
-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解读2015-04-24
- 《牛郎织女》案例分析2015-04-23
- 《一夜的工作》的解读补充2015-04-22
- 《墨梅》教材解读2015-04-21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练2015-04-17
- 牛郎织女 教学设计2015-04-12
-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课文解读2015-04-12
- 牛郎织女导学案2015-04-11
- 六上7课《爱之链》教材解读2015-04-09
- 学生阅读能力评估测试题《牛郎织女》2015-04-04
- 《爱之链》教材解读2015-03-29
- 对《山谷中的谜底》的启示的解读2015-03-26
- 28《牛郎织女》(人教版)2014-11-29
-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2014-10-14
-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2014-10-14
- 27《牛郎织女(一)》2014-06-27
- 学会与文本对话——《十六年前的回忆2014-06-18
- 上一篇:鹬蚌相争课文
- 下一篇:《大自然的文字》说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