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为学生“品文悟情”搭梯子

时间:2015-04-17 08:13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自主品悟”式阅读教学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在新课程理念中摸索出的语文教学法。5月23日,该校召开了“自主品悟”式阅读教学研讨会,来自全市两百余名教师参加了研讨会。会上,张海宏老师的公开课《古诗二首》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本版特约张老师写来该课的教学感悟。
 
  片段一:激发想象
  在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时,针对“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句,我用这样一句话启发引导学生:
  “诗人放眼望去,黄四娘家门前的小路上铺满了鲜花,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都有什么样的花呀?”
  “那一团团、一簇簇的鲜花把花枝都压弯了,一阵微风吹来,枝条微微颤动,仿佛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着表述。
  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我说道:“同学们,你们已经掌握了一种很重要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想象。诗人杜甫置身于花的海洋中,心情会怎样呢?”(兴奋、喜悦、欣喜、陶醉……学生如此作答。)
  反思: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品文悟情”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如果教师找准古诗中的“想象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则可以化难为易。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中,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诵读古诗,一定会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片段二:比较异同
  在教学《古诗二首》(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我在内容将结束时,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满”字,然后问学生:“两首诗中‘满’字有什么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
  “‘黄四娘家花满蹊’中的‘满’是通过‘千朵万朵压枝低’来直接写出来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中的‘满’则是通过‘一枝红杏’让读者联想到的。” ……
  反思:
  古人讲究“炼字”、“推敲”等,在古诗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一些重点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反复品味、咂摸,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欣赏古诗、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方法——比较。

  片段三:立足文字
  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两句诗时,这样说:你们再读读这两句诗,看看诗句中蕴含着诗人对苍苔的一种什么情感?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爱惜——怜),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的“怜”?应该怎么读?(读得要轻一些,慢一些,久一些)。
  引导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自己读一读。
  反思:
  教师立足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抓住最能反映诗人情感的字去品味,从字的意思,到这个字在诗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到情感的体味,层层深入,步步扎实。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感受到了品悟语言的方法,又深入地游走于诗人的心灵,情感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

    为学生“品文悟情”搭梯子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