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观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妙手捻来花千朵,人间万物皆入画
——
sxm28202
课程资源,是教学信息的来源。她,既是为师者用来“教”的材料,同时她的优劣与否又制约着为师者“教”的效果。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逐步引起了课程理论界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可是,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有哪些特点?怎样来把握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坚持哪些基本原则?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体,可以采用哪些可能的途径与方法?所有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讨的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及时解决原来隐藏在课程不同环节的各种问题,有效地实现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已成为广大教师与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和研究者必须面对的共同任务。课程资源这一与教育资源、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既感到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术语日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新课程观下的课程资源有那些?
新课程观下的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传统的教学,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老师和同学成了被动的使用者与接受者。这种“唯教材而教材”的思想观念大大框死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思路,诚然,教科书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在我们周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有待与我们开发。如对教材的再开发;对教师与学生的开发;学校广播站、电视台、网站、图书馆;课外实践活动等等。概括的说从表现形式上可分有形的(人力、物力、场地、设施与环境)与无形的(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家庭氛围)两种。从来源上的不同还可分为来自教材的资源与来自教材以外的资源,自教材以外的资源又可分校内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等等。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孩子的思维,而且能充分发挥老师的创新潜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学习能力。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其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与课本、学具、标本、挂图、音响和网络这些“冷冰冰”的课程载体相比,教师作为性情中人,最易于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课堂、教学产生情境性和感召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教师能够创造有活力的、富有情感的学习氛围,这也是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不能取代教师的重要原因,因而教师的成长也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肯发掘与尝试,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课程资源的特点
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多种多样,既有来自于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社会的;既有显形的,也有隐形的;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人力的,也有物力的;既有文字的和实物的,也有活动的和信息化的,等等。多种多样的资源,就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可能的课程资源虽然呈现出多样性,但是任何可能的课程资源则因地域、文化传统、学校以及师生各自的差异而不同,因而课程资源又具有具体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域,可资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不同,其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具有独特性,相应的课程资源各具特色;学校性质、规模、位置、传统以及教师素质和办学水平的不同,学校和教师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自然有差异;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必然也是千差万别。
不仅如此,同一资源对于不同课程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课程资源因而具有多质性的特点。例如,动植物资源,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资源,也可以成为学习环境学、生态学知识的资源,还可以成为学生调查、统计的资源。学校附近的山,既可用于体育课程中进行体育锻炼,也可以用于劳动技术教育中的植树绿化;既可以在艺术教育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在生物课中用作调查动植物的种类。课程资源的多质性,要求教师慧眼识珠,善于挖掘课程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不会有课程资源缺乏的困扰,才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变无用为有用,使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和显现。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原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正确行动的根据、尺度和准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是随意而行的,同样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基于课程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多样的类型,我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如下一些原则。
1.开放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和途径的开放性。类型的开放性,是指不论以什么类型、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应是开发与利用的对象;空间的开放性,是指不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城市的还是农村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应加以开发与利用;途径的开放性,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局限于某一种途径或方式,而应探索多种途径或方式,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协调配合使用。
2.经济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具体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和学习的经济性。开支的经济性,是指用最节省的经费开支取得最佳效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那些不需要多少经费开支的课程资源,不应借口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大兴土木,不计高昂的经济代价。时间的经济性,是指应尽可能开发与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课程资源,而不能一味等待更好的条件或时机,否则就会影响新课程的实施。空间的经济性,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骛远。学习的经济性,是指尽可能开发与利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
3.针对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利用与之相应的课程资源。一般说来,每一种课程资源对于特定的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目标就需要开发与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但是,由于课程资源本身的多质性,同一的课程资源又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目标,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必须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种各类课程资源,认识和掌握其各自的性质和特点,这样才能保证开发与利用的针对性及其有效性。
4.个性原则 尽管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是相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科和教师,可待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突出个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身就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没有个性,也就失去了创造性。
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途径
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就是要根据具体地域特点、学校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课程结构,使课程资源开发更加合理有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 ,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认为,设计课程及制定教学计划,有许多种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包括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以及评估方案的资源。为了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当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键是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拓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渠道,发掘校内外的各种素材性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五、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作用和手段
课程资源能否在课堂层面发挥作用,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因为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那么作为课程实施主要途径的教学活动,无疑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果用新的课程与教学的理念来看待课程资源问题,那么就会在新的视角上深入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即教材”“课程即学科”的传统观念,而是把课程看作是教师参与其中的,让学生增长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情意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 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课程研制的过程。例如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国家只规定基本的授课时数和课程标准,其他的课程内容和实施完全由教师自主决定。显然教师在实施这门课程的同时也就是进行“二次加工”、研制和开发该课程的过程。因此以一种整合的眼光重新看待课程与教学,就会发现教学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 中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关键是让教师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以及喜欢的种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样教师可以从中归纳出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各种活动、方案,以及如何布置作业 ,安排具体课堂教学活动等,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课程要点。通过这种研究,教师可以明确哪些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价值,发现一些具有潜在价值的课程资源,从而进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其次,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创造学生学习知识、增长经验的机会。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往往能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还能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视野。比如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可以使学生亲眼观察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在现实中的作用;运用电视、录像、电影、多媒体等手段可以向学生展示实际工作技能、口头表达能力、无私的行为及其他可以观察的业绩;根据教学目标 的具体要求,请一些在有关方面颇有建树的人士到学校讲课,可以结合自身的感受向学生介绍并共同讨论在学习上应该努力达标的意义等。再次,各门课程的选材要取舍得当。这涉及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也涉及到教师对教学计划的设计以及备课等问题。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达到课程要求的目标。它要求课程与课程之间、教学单元与单元之间不能脱节,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教师要针对性地设计方案、筹划活动、准备材料,要求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因为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又要了解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从而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跟家长合作,把自己看作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教师要把学生学习的结果积极反馈给学生。反馈在于向学生指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并分析其原因,帮助学生进行纠正。因此,反馈不是向学生提供一个分数、说明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取得更大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可以用电脑进行分析、记录,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完整的反馈资料。而且教师也可以自行积累资料,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收集起来,有针对性地做出补救。
六、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具体实施方法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组织者,是其他课程资源发挥作用的关键,教师的价值观、知识观、学生观、发展观等都会影响他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开发利用方式和开发程度的大小。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认知策略、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有对事物特有的看法,有自己的经验、兴趣、爱好、专长和个性特征,在教学中也有不同的风格。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主动性,也要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作用。只有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才能有学校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才能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一)拿来春风千万缕,妙手蕙心细剪裁。
教材是课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资源,学会对教材的重组与整合使他更好的为我所用,敢于并善于对教材下剪刀,是一个好老师的基本功。
教材是学生
(二)欲识庐山真面目,俯身低首侧耳听。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这是一句教育名言。这个一直就在身边的资源常常被我们忽视,这是不是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呢。其实,学生,也是可开发的一种资源。在教学中我常常感受到学生带给我的惊喜。
开发与利用师生资源还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一方面,要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来使个体资源互相激发,小组讨论就是一个好形式。不同的个体与思维互相碰撞,发出新的火花,让学生各自发挥资源优势,并在小组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使这个资源雪球越滚越大。另一方面,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无限的教学资源就潜藏在师生中,就应创设机会,调动学生的智慧与才能,与老师的智慧与才能进行互动。并且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些什么,学的怎么样,有技巧的避免盲目性。
欲识庐山真面目,俯身低首侧耳听,向孩子学习,挖掘自身的潜力,你的课堂更加丰富的同时,你一定会收获到来自孩子更多的爱与热情。
(三) 遍撒杨汁三千界,春城何处不飞花。
课程资源是一个新概念,它的开发与利用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将眼光放的更开阔,走出教室,甚至走出校门。与这个万千世界融为一体。
1、充分挖掘现有课程资源的功能和作用。要加强图书、实验、电教等设备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教学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主动了解课程改革的进展和课堂教学的需求。同时,除了用好学校现有的教具学具、图书资料、实验设施、运动场所等外,充分发挥教师自身和每个学生作为不可替代的重要课程资源的作用。
2、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多学科知识内容、方法过程、组织形式等多元多维的呈现,时下颇有些时髦。各类课程应当参与到综合实践中来,在发挥应有作用同时,成为新的课程资源,并力争成为主角。
3、充分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在课程的校本化再开发进程中,积极倡导要努力结合地方特点和学校特色挖掘课程资源。特别是校本课程建设,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就是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过程。努力使学校、教师逐步摆脱长期形成的等、靠、要的传统习惯,积极主动地投身课程资源开发中去。与社区内各方面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开课、展演、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如学校与社区的组织、机构相互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参观社区的展览,参与社区的活动等,使课内外的教育有机结合。
4、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学习资料。
5、乡土资源。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6、家庭课程资源。家庭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家长、亲友、家居环境、书籍和杂志、音像资料、电脑、各类器材、家庭文娱活动等。
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和方式:与有一定特长的家长和亲友建立联系,使之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家庭文化的营造(如为装潢设计提建议、动手布置等),提高其实践能力;鼓励家长多购置孩子喜爱的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开拓学生的视野;鼓励孩子充分利用家庭现有材料,开展活动。
妙手捻来花千朵,人间万物皆入画。课程资源是无所不在的,只要我们有发现她的眼睛,懂得发现,善与运用,就一定能享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那份乐趣。
课改,对于昨天的教师、今天的教师、明天的教师都不失为一种挑战。课改,将使教师走进一片新的领地。教师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过去,但他们希望改变学生的态度,并能让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想一想:即使你的教学质量只提高了10%,那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有影响。新课程的学习也让我们自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要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是终生的学习者,我们要身体力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最后再引用加拿大人戈培尔的一句话:无论设立的目标看上去如何遥远,都不能不做出系统的描述。毕竟,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变迁,只要它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生的,就比方向错误的变迁乃至无方向的变迁更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①[9]杨蕾,钟志贤.RBL:为研究性学习打开一扇门[J].教师博览,2002,(2).
②[8][10]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③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12.
④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J].上海教育.2001,(12).
⑤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⑥钟启泉等.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8).
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⑧李建平.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呢?
⑨[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⑩吴廷熙:《教育资源建设之思考》,《教学与管理》1999年第12期。
谈新课程观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谈新课程观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教案:
- 渗透课程理念 引导教学改革——对中2015-04-24
- 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2015-04-14
- 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听说及写作能力2015-04-12
-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投意合” ------2015-04-08
- 拓展课“电子阅览”的课程设计2015-04-06
- 《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案设计浅探2015-04-03
- 我区新课程改革“探究式学习”中的2015-04-02
- 利用电化媒体 进行语文“减负”2015-04-01
- 利用电教媒体 激活作文教学2015-04-01
-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总结2015-03-30
- 中考=新课程理念2015-03-27
-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2015-03-27
-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的学习方式2015-03-25
-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总结报告2015-03-24
- 课程改革,想说爱你真不易2015-03-24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学科作业 设计2015-03-23
- 浅谈新的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教育2015-03-20
- 新课程 新教师2015-03-18
- 从熏陶走向实践 ———对新课程理念2015-03-14
- 试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2015-03-08
- 《新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的体会2015-03-07
- 我为新课程喝彩 新课程促我成长2015-03-03
-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2015-03-02
-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2015-02-10
-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 下一篇:古诗文教学——让它与学生走得更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