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打针》教学案例
《丁丁打针》是北师大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10单元的一篇阅读教学课文。十单元主要通过对身体的介绍认识偏旁、生字、词语。生字量大,要掌握的偏旁很多,所以这个单元似乎略显枯燥,幸尔有《丁丁打针》这篇生动、有趣的课文,使得在本单元的学生中增添了许多趣味。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力图把情境与朗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教学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思考:丁丁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自由读。
生:丁丁是个勇敢的孩子。
师:你是从哪里发现的,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你认为什么是勇敢?
生:什么都不怕,胆子很大!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丁丁的勇敢。
生:把勇敢读重一些。
(师:那我吼出来好吗? 生:不好,很难听。)
生:想像自己就是丁丁,自己的胆子很大。
师:分析的很好,谁来试一试?
抽生读。(2—3人)
师:勇敢的孩子们,站起来,大家一起读一读。
齐读。
师:就像威风的大象也怕老鼠一样,我们勇敢的丁丁也有怕的事情……
生:打针。
师:请大家接着看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把把可是读慢点、特别读重一些。
(师:这里的“特别”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很……)
生:读出害怕的语气。
师:同桌分别读一读,要让你的同学听到你的害怕哦!
生同桌读。
师:谁来读一读?
抽生读。(1—2)
生评:我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丁丁的害怕。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要让老师感受到丁丁的害怕哦!
生齐读。
师: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勇敢的孩子内心深处隐藏的害怕,你们读的真好。
教学片断二:
师:孩子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和身体有关的偏旁,如:身、页、月……,还有个偏旁我们在一年级就学习过,它也和我们身体有关,今天我们又要和他见面了。大家和他打打招呼吧!
板书:扌
生:hi,提手旁。
师:还记得提手旁和什么有关吗?
生:手。
师:这个偏旁在课文的一个自然段出现的特别多,而且还是两个两个字一起出现的,请大家赶快找找,看看谁的眼睛最尖!
生快速寻找。
生汇报:揉揉、捏捏、按按。
师:找的真快、眼睛真尖。请你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的。
生:第四自然段。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第四自然段,把这几个词语圈一圈。
生读、圈。
师:这样的两个字要读的一样重吗?
生: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师:现在我们来请两位同学当一当护士和丁丁,把这三个动作表演给大家看一看。
生演示。(笑)
师:表演的很到位,我们同桌同学一起来做做这样的动作吧!
师:扌和手的什么有关,想一想,能说得再具体些吗?
生齐:手的动作。
师:说的真准确!
师: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这几个字,左边是偏旁,表示(生:字义),那右边表示什么呀?(生:字音)这样的字叫什么?(生:形声字)
师:对,认识形声字,我们就可以通过字的形旁和声旁来理解字的意思、记住字的读音,希望大家牢记这个识字的方法。
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有意识的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朗读习惯,并能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通过学习,也较好的落实了这一目标。
在生字学习中,由于本单元的生字都和孩子们熟悉的身体有关,所以掌握不算太难,可在学习中强化对形声字的理解,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丁丁打针》教学案例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丁丁打针》教学案例相关的教案:
- 《我选我》教学案例2015-06-09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案例2015-06-08
- 《秋天的图画》教学案例2015-06-05
- 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读书兴2015-06-04
- 《我们成功了》教学案例2015-06-04
- 《守株待兔》教学案例2015-06-03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案例 ——尊重学生2015-06-02
- 《望庐山瀑布》教学案例分析2015-05-31
- 《阿德的梦》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31
- 《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案例2015-05-31
- 雷雨教学案例及反思2015-05-31
- 《恐龙的灭绝》一文中的标点符号教学2015-05-28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案例2015-05-28
- 《山行》教学案例 西师大版三上教案2015-05-27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案例2015-05-27
- 自主合作 读中体验──《我不是最弱2015-05-23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案例2015-05-23
- 《泉水》教学案例2015-05-23
- 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2015-05-21
- 画风教学案例2015-05-21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20
- 《称赞》教学案例2015-05-20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案例2015-05-20
- 心与心的碰撞──《一株紫丁香》教学2015-05-20
- 上一篇:《小马过河》教学设想
- 下一篇:小鹰学飞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