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教学片段
辨析词语,积淀语感
片段一: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师:这句话中的“蘸”字能换成“浸”吗?
生:不能。因为“蘸”是指翅尖只要轻轻碰到海水就能变成蓝色,而“浸”是指要全部浸在里面才能变成蓝色,时间要很长。
生:用了“蘸”可以让人体会到海水非常蓝。
片段二: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师:(指名读)请注意文中带点的字,如果换成括号里的字,有什么不一样?
生 1 :“悬”是说明太阳没有*近海面,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而“浮”说明太阳下面的边缘已接触到海平面。 “悬”还表明这轮太阳置于天与海之间,无所依托,静静地悠闲地停泊在半空中。
生 2 :“下沉”显得很有力量,慢慢地压下来,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与力量。“下落”显得速度很快,“刷”地一下就下来了。夕阳落下去是有个过程的。“下沉”比“下落”更准确,更有力量。
生 3 :“挨”是*的意思;“碰”表示太阳与海面完全接触。“挨”让人感到亲密,“碰”让人觉得生硬。如果换用“碰”字,我似乎还听到了“轰”的声音,而太阳落下去的过程是静静的,毫无声息的。
师:同学们的分析得真深刻,体验得很到位。这就是作者用词巧妙之处,每用一词都是十分讲究。给读者以无限的品味与咀嚼的空间。结合刚才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言与思维是同构共生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直觉、理解和感悟能力。通过语言的训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言语的积累与感悟。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在特定的语境里,学生在言语经验与心理机制的积极作用下,“潜心会文”,通过换词辨析,细细推敲,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与精妙,同时,他们还感觉到了词语的“份量”、“温度”、 “音质”与“可亲近性”。这些都是“如水在口,冷暖自知” 鲜明而生动的语感积淀。
和《c》教学片段相关的教案:
- 《孔子游春》教学反思32015-05-26
- 孰为汝多知乎──民主精神的光辉──2015-05-26
- 《牛郎织女》教学案例2015-05-26
-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52015-05-26
- 《文言文两则》教学参考2015-05-23
- 你向往闰土的生活吗?──《少年闰土2015-05-23
- 5 手指(教学设计)2015-05-23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2015-05-23
- 《匆匆》教学设计52015-05-23
- 21*《我最好的老师》的教学设计2015-05-23
- 《凡卡》教学案例2015-05-22
-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与评析2015-05-22
- 《口语交际》教学建议2015-05-22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015-05-22
- 《金色的脚印》教学案例2015-05-22
- 《跑进家来的松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22015-05-22
- 《匆匆》教学设计42015-05-21
- 《山中访友》教学片段2015-05-21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学反思2015-05-21
- 因势利导,层层深入——《别饿坏了那2015-05-21
- 藏戏的教学设计2015-05-20
- 《索溪峪的“野”》“构筑理想课堂”2015-05-20
- 上一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说课稿
- 下一篇:《阳光皮肤》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