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运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上的例3、“做一做”,练习二第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学会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在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进行乘加、乘减教学的,教材选取了联系学生生活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第8、9页上的例3和“做一做”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和小朋友们去游乐场玩,看一看今天在游乐场发生了什么事。
(二)新课:
1、出示例3的主题图:
提问:这是哪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个别回答。
出示问题: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怎样计算呢?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把算式写出来。
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怎样算。
组织全班反馈。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大部分学生都会这样做:4×3+7=19(人)
多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可以个别说,再在小组中说。
学生也可能会想出:4×4+3=19(人),4×5-1=19(人)
让想到这两种方法的学生说一说想法。让学生想一想:这样做可以吗?
2、做“做一做”。
出示“做一做”主题图。
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提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同位两人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1)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2)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3)一共有多少朵鸡冠花?
让学生独立解答这些问题。全班交流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位两人说一说想法。
最后全班订正。
(四)小结:
1、提问:今天学习的内容与前两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2、学生谈收获。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4×3+7=19(人) (1)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4×4+3=19(人) (2)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4×5-1=19(人) (3)一共有多少朵鸡冠花?
课题三:运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课题三:运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相关的教案:
- 5的乘法口诀 教案2015-04-28
- 六、表内乘法(二)(课时计划)2015-04-23
-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2、2~6的2015-04-23
-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32015-04-22
-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2015-04-22
- 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2015-04-22
-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92015-04-21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21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21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21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20
- 加减两步应用题2015-04-20
-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设计2015-04-17
- 六、表内乘法(二)2、8的乘法口诀2015-04-17
-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22015-04-17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17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14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解决问2015-04-14
- 六、表内乘法(二)1、7的乘法口诀2015-04-13
-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82015-04-13
-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2015-04-13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12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12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11
- 上一篇:二(上)1.3 认识米 用米量
- 下一篇:第三单元:三、角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