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方向》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认真细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准确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白板出示课本学校建筑物的位置图(学校的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
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50米处。a楼在校门的西偏北30度方向4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00米处。c楼在校门的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二 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2、组内交流如何绘图的,互相找优缺点。
3、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白板展示)
重点说以什么为中心点,如何判断中心点的
4、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中心,再确定角度,最后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小结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老师可以进行引导:师:怎样表示出150米的长度?
师:如果1厘米代表50米,150米要用多少厘米的线段表示?(3厘米,3个长度单位)
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距离多少米是怎么画的。
教师明确指出:在一幅图中图例应该是统一的,用同一个图例。首先要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用线段表示出实际距离。画出物体具体位置,标明名称。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平面图上标明具体位置,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标图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合作意识。)
三、巩固应用 內化提高
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题并订正。
2、完成书上习题21页4题并订正。
(训练中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延伸
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筑的位置。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1.确定中心点
2.确定角度,用量角器测量。
3.确定距离,画出一定长度的线段。
4.画出物体具体位置,标明名称。
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位置与方向》二课时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位置与方向》二课时相关的教案:
- 第三单元 乘法 第五课时 探索与发现2015-05-07
- 第二课时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⑵2015-05-05
- 第二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课标版)2015-05-05
- 《位置与方向》第四课时2015-05-05
- 第七册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015-04-30
- 位置与方向之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2015-04-30
- 第二课时:位置与方向(二)2015-04-29
- 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2015-04-29
- 大数的认识——第五课时2015-04-28
- 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2015-04-27
-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2015-04-27
- 大数的认识——第四课时2015-04-27
- 第七册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015-04-27
- 第七册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015-04-25
-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至4课时精品案2015-04-24
- 《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2015-04-24
- 第七册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015-04-23
-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确2015-04-22
- 第一课时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015-04-21
- 第七册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第四课时2015-04-21
- 第三课时:位置与方向(三)2015-04-21
- 第七册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015-04-21
-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2015-04-21
- 第九课时 亿以上数的写法2015-04-20
- 上一篇:《参观苗圃》教学案例研讨
- 下一篇: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