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诗两首作业设计一
第3课 古诗两首作业设计一
一、 比一比,再组词。镜( ) 峡( ) 眉( ) 螺( )境( ) 夹( ) 媚( ) 累( )
二、 填空。1、《望洞庭》是( )朝诗人( )的作品。诗中“( ),( )。”是写远望洞庭。这两句是( )句,把( )比作( ),把( )比作( )。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和”是( )的意思,“未”是( )的意思,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3、《峨眉山月歌》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人在( )的( )乘船远行,从( )出发,驶向( ),最后到达( )。读了古诗,我眼前出现了( )、( )、( )等景物。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发”是( )的意思,“下”是( )的意思。途中见到月亮,勾起诗人思念( )、( )的感情。
三、拓展练习。1、填写有关“月亮”的诗。( ),低头思故乡。 野旷天低树,( )。( ),天涯共此时。 小时不识月,( )。2、趣填成语。千疮百( ) ( )虚乌有 宁死不( ) ( )形毕露投桃报( ) ( )手起家 纲举目( ) ( )往开来
一、 比一比,再组词。镜( ) 峡( ) 眉( ) 螺( )境( ) 夹( ) 媚( ) 累( )
二、 填空。1、《望洞庭》是( )朝诗人( )的作品。诗中“( ),( )。”是写远望洞庭。这两句是( )句,把( )比作( ),把( )比作( )。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和”是( )的意思,“未”是( )的意思,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3、《峨眉山月歌》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人在( )的( )乘船远行,从( )出发,驶向( ),最后到达( )。读了古诗,我眼前出现了( )、( )、( )等景物。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发”是( )的意思,“下”是( )的意思。途中见到月亮,勾起诗人思念( )、( )的感情。
三、拓展练习。1、填写有关“月亮”的诗。( ),低头思故乡。 野旷天低树,( )。( ),天涯共此时。 小时不识月,( )。2、趣填成语。千疮百( ) ( )虚乌有 宁死不( ) ( )形毕露投桃报( ) ( )手起家 纲举目( ) ( )往开来
第3课 古诗两首作业设计一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第3课 古诗两首作业设计一相关的教案:
- 《中彩那天》作业设计2015-06-02
- 古诗《渔歌子》教学设计2015-05-28
-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2015-05-27
- 《古诗词三首》快乐练习:基础知识训2015-05-26
-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习题精2015-05-18
-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教案2015-05-18
- 《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12015-05-13
-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2015-05-08
-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五步教学法2015-05-07
- 《普罗米修斯》 作业设计2015-04-30
- 古诗两首 教学反思2015-04-28
-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同步达纲练习2015-04-27
- 《古诗两首》教后记2015-04-27
- 23古诗词三首一课一练2015-04-25
- 四上作业设计《8、泉城》2015-04-24
- 《古诗两首》分层作业2015-04-23
- 语四下28、父亲的菜园 教学设计及作2015-04-22
- 古诗《暮江吟》教学案例及反思2015-04-21
- 《古诗两首》课文简说2015-04-20
- 《古诗词三首》作者简介2015-04-20
- 《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和教材分析2015-04-17
- 四年级(下)语文《课堂作业本》部分2015-04-14
- 4、古诗两首作业设计2015-04-14
- 古诗两首(第八册21课)实录2015-04-13
- 上一篇:8、三顾茅庐 练笔
- 下一篇:《望洞庭》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