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的第103一107页。作者与蒋经国先生系世交、旧友。通过书信,作者一方面叙旧,另外也从各个方面进行推心置腹的恳谈,劝蒋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抛弃成见,作出努力。在信里,作者饱含深情,言辞肯切,让人为之动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并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
3.通过分析作者的一些字词句的使用,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要掌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深情。
3.组织讨论,学生从自己的感受探讨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4.结合其他关于爱国主义的名篇,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现,使学生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感情,从内心激起对祖国以及中华民族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大陆与台湾的历史与现状,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理解书信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能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书信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学会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
的升华。
3.领会书信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
◆难点
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对于书信对象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分析如何反驳那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
论。
◆教学突破
1.运用仪器和设备,可放映一些关于台湾历史与现状的历史片的片段,也可通过图片来加强效果。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感受这些手法的写作技
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第一课时课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查找关于台湾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如课文的朗读带、历史片的录影带。
2.第二课时课前搜集一些以“和平统一、民族感情”为内容的文章,与本文在风格上进行比较。
◆学生准备
1.第一课时课前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作者饱含深情的句子;主动查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2.第二课时前摘抄一些反映和平统一或其他关于民族感情的文章,认真体会。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从台湾的历史与现状的内容入手,结合 1.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思考相关问
本文的创作背景,导入 新课。 题,进入新课。
2.进行朗诵教学。 2.学习朗读的技巧,在朗读中初步体会
书信的意境和情感。
3.设置问题,分组研读。 3.探究动词的使用效果,体会书信的内涵。
4.分组讨论关于台湾最近的局势的一些 4.讨论,体会作者如何通过铺垫表达情
热点问题。 感,并尝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 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叙述自己对 | 1.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或对台湾的 |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让学生说出教师朗读的句子所表达 | 1.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达出了作者对蒋深 |
三、组织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学生对文章的 | 1.小组进行活动,总结组内同学对文章的 |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1.诵读,引导学生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本课。 1.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新课。2.引导学生学习前后内容的承转与联系。 2.学习内容的承转与联系。3.研讨作者对于历史追忆的作用,加深学生3.畅所欲言,并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
对课文的理解与认识. 认识,把握本文的主旨。4.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学习鉴赏书信的技4.比较其他文章与本文异同,掌握比
巧。 ‘ 较阅读的方法,学会迁移运用。
一、复习已学内容,进入后半部分的学习(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 学生活动 |
1.通过教师范读、点名朗读等方式,读 | 1.认真配合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温习上 |
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后半部分(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提问:通过阅读全文,你发现前后内 | 1.回答:最大的区别在于,上几件事情没 |
的含意? | 3.结合教师的分析,讨论这些小事情或细 |
三、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列出相同体裁或相同情感的文章,引 | 1.分组讨论,主动探究这几篇文章的区 |
这是一篇反映作者个人感情与爱国主义的好文章。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却从细微处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和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书信浓缩人生精华的思想。教师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中应当与学生一样,始终处在爱国主义者的角度,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各抒己见,畅谈他们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书信的内容短小精悍,抓住细微处,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
板书设计
致蒋经国先生信
廖承志
蒋经国——追忆历史一谆谆劝诲——展望未来——慰问语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本文是反映个人感情与爱国主义的好文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书信的学习一直讲究体会和个人感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计问题,推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善加指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本篇文章的主题内涵、语言特色,而且要教会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在日后的书信阅读和鉴赏中学会迁移。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相关的教案:
- 《未选择的路》教案12015-04-09
- 《愚公移山》教案32015-04-08
- 苏教版《〈雪〉四人谈》教案2015-04-08
- 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案22015-04-08
- 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案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5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4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3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2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2015-04-08
-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示例2015-04-08
-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2015-04-08
- 《给儿子的一封信》教案2015-04-08
-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2015-04-08
- 《大小猫洞》教案2015-04-08
- 《吴汉何尝杀妻》教案2015-04-08
- (语文版)《清兵卫与葫芦》教案2015-04-06
- 《差半车麦秸》教案22015-04-06
- 《陈毅市长》教案62015-04-06
- 语文版九上《茶馆》教案2015-04-06
- 《环球城市,风行绿墙》教案32015-04-06
- 《菜园小记》教案52015-04-06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一2015-04-06
-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32015-04-06
- 上一篇:《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
- 下一篇:《给儿子的一封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