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一)
学习目的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汲取(ji):吸取。
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地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入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zi1):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qi4):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二、技能训练
阅读全文,思考提示和课后练习中的问题。
1、有人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提问:不看课文,“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来”,并说明理由。
3.提问: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5、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6.本文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例?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一两个汉例。
7.提问:创造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8.“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9.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10.本文用什么顺序论证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的?
11.本文论证了怎样的论点?
三、自我测评
1.什么是年轻精神的品质呢?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
真实,他a虚心坦怀地受人指教,b如饥似渴地请人指教.他c肯向一切学习,以养成他的智慧。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一特征。
段中有两个语句应对调位置,行文才连贯,这两个需要调换的语句是()和()(只填写字母即可)
2.“①大公无私、②博爱、③人饥己饥”,是从下文中抽出的词语,请
根据文意判断,应分别填入下文段中哪一个括号内?
答:第二,是()的实践者。他(),好打抱不平,决不或很少为自己打算,实切实地有着(),人溺己溺的怀抱,而为他人 服务。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二特征。
3.请仿照“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真实”的
句式,再写出三个语句,只需在括号内填写有关词语,所填词语要和空
格后的内容衔接,并且不能重复。
答:①他是()()()(),流动不息地奔向远方。
②他是()()()(),无所畏惧地搏击长空。
③他是()()()(),大公无私地播撒光明。
参考答案:1.ab2.②①③3.略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汲取(ji):吸取。
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地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入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zi1):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qi4):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二、技能训练
阅读全文,思考提示和课后练习中的问题。
1、有人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提问:不看课文,“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来”,并说明理由。
3.提问: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5、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6.本文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例?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一两个汉例。
7.提问:创造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8.“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9.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10.本文用什么顺序论证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的?
11.本文论证了怎样的论点?
三、自我测评
1.什么是年轻精神的品质呢?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
真实,他a虚心坦怀地受人指教,b如饥似渴地请人指教.他c肯向一切学习,以养成他的智慧。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一特征。
段中有两个语句应对调位置,行文才连贯,这两个需要调换的语句是()和()(只填写字母即可)
2.“①大公无私、②博爱、③人饥己饥”,是从下文中抽出的词语,请
根据文意判断,应分别填入下文段中哪一个括号内?
答:第二,是()的实践者。他(),好打抱不平,决不或很少为自己打算,实切实地有着(),人溺己溺的怀抱,而为他人 服务。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二特征。
3.请仿照“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真实”的
句式,再写出三个语句,只需在括号内填写有关词语,所填词语要和空
格后的内容衔接,并且不能重复。
答:①他是()()()(),流动不息地奔向远方。
②他是()()()(),无所畏惧地搏击长空。
③他是()()()(),大公无私地播撒光明。
参考答案:1.ab2.②①③3.略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一)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一)相关的教案:
- 《未选择的路》教案12015-04-09
- 《愚公移山》教案32015-04-08
- 苏教版《〈雪〉四人谈》教案2015-04-08
- 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案22015-04-08
- 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案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5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4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3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2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2015-04-08
-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示例2015-04-08
-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2015-04-08
- 《给儿子的一封信》教案2015-04-08
-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2015-04-08
-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2015-04-08
- 《大小猫洞》教案2015-04-08
- 《吴汉何尝杀妻》教案2015-04-08
- (语文版)《清兵卫与葫芦》教案2015-04-06
- 《差半车麦秸》教案22015-04-06
- 《陈毅市长》教案62015-04-06
- 语文版九上《茶馆》教案2015-04-06
- 《环球城市,风行绿墙》教案32015-04-06
- 《菜园小记》教案52015-04-06
-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32015-04-06
- 上一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3
- 下一篇:《不朽的失眠》教学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