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 计算教学的有益尝试
(1)、体现计算是手段,目的是解决问题。
我们说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了解知识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为此我在复习后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一(1)班有49人,还有6个不是少先队员,少先队员有多少人?这样安排体现了知识的产生源于生活的需要,使学生懂得学会计算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整体呈现知识。
生活实际中运用的知识是综合的,没有人会告诉你什么时候用什么知识,而我们在知识传授时,由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只能把一块知识分割成一小部分,一点一滴地教给学生,导致了学生知识贮存的杂乱,提取困难,造成了学与用的矛盾。为了尽可能缓解这一矛盾,发挥整体功能,在知识的呈现时尽量地整体化。因此,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随意写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这样退位、不退位一次呈现,学生初次感知了退位和不退位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观察的能力。
(3)、探究多种算法。
传统的计算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教会书本中规定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计算方法,或不于理睬,或强制否定。这显然有悖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起点就是求异。为此根据本课特点,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寻求多种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32-8=可以有多种解法。
①、12-8=4 20+4=24
②、10-8=2 22+2=24
③、8-2=6 30-6=24
④、32-2=30 30-6=24
⑤、32 -8=24
数学 - 计算教学的有益尝试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数学 - 计算教学的有益尝试相关的教案:
-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6-19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综合测试(2015-06-09
- 人教版数学六上教案 百分数 折扣2015-06-08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2015-06-08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人教2015-06-06
- 十一册数学总复习教案2015-06-05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2015-06-04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较正数和负2015-06-03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预案(之二)2015-06-03
-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及反思——北2015-06-02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测试题 (2015-06-01
-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2015-05-31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统计参2015-05-28
- 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苏教版小学2015-05-26
- 六年级数学教案——《起跑线》2015-05-26
- 由一道习题引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015-05-23
- 圆周率的历史(数学阅读课)2015-05-23
- 六年级上期数学《生活中的比》教学设2015-05-23
- 小学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2015-05-22
- 《复式条形统计图实践活动课》教学设2015-05-21
- 折扣(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2015-05-21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预案(之四)2015-05-21
- 北师大版6年级数学第11册第2单元百分2015-05-20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2015-05-20
- 上一篇:数学 - 万以内的口算进位加法
- 下一篇:数学 - 函数的对称性与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