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指导
〖课文分析〗
本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他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课文第1自然段整体概述东汉时代的青年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散。第2~5自然段描述薛勤针对陈蕃“扫天下”的人不“扫一室”的观点,阐述了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道理。最后一个自然段写陈蕃的感悟。 课文以“扫一室”寓意平常小事,以“扫天下”寓意轰轰烈烈的伟业。一般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成就大事往往需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本课用词精确,如:“薛勤一边与他寒暄,一边随意地走进了陈蕃的书房。”“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寒暄”、“随意”、“着实”这些词的运用都恰到好处,非常准确。课文中这样的词还有不少。有些句子表述非常简洁。如:“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却很懒散,……”“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前半句话的意思与后半句话的意思正好相反,中间用“但”字把两部分内容连接,形成语意的转折。 〖要点提示〗 1.读课文,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2.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教学建议〗 1.课文中的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时间,但故事仍然有现实意义。大事与小事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看呢?教师可以在课前做调查,听听学生心目中的小事与大事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对待小事的。 2.课文是个有机的整体,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路,试着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理清课文的顺序。然后以议代读,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究事物之间的联系。陈蕃错在哪里是正确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细读三、四自然段,抓住“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显得污浊”这句话重点议论,从对陈蕃屋子的环境描写中感知陈蕃的懒散之极;再深入讨论他的话语,认识他的思想根源:“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是不必花心思的,这只是举手之劳,日常之事,因而他还有点糊涂的得意。结合“笔下生花”中“陈蕃和我”的话题,列出发言提纲,在小组内阐述自己的观点。 3.理解课文的第5自然段,以读代讲,出示句子:“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出句子的反问语气,感悟反问句表达意思的力度,以及所表达的意思。学生应在反复的朗读中学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 4.课后小结可结合“日积月累”中的阅读内容让学生结合名人名言说说学习后的收获。引导学生积累。《“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指导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指导相关的教案: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片断2015-06-04
- 《自然之道》3~5自然段教学设计2015-06-03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62015-06-03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2015-06-03
- 《火烧云》教学设计12015-06-03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82015-06-02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2015-06-02
-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2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目标和教材2015-06-02
-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2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研讨2015-06-02
-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12015-06-02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42015-06-01
- 《普罗米修斯》教学案例2015-06-01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2015-06-01
- 《语文园地四:作文》教学设计2015-06-01
-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2015-06-01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2015-06-01
- 《电脑住宅》教学杂谈2015-06-01
- 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2015-06-01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2015-06-01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反思2015-05-31
- 《火烧云》教学片段实录2015-05-31
- 四年级语文上乌塔教学设计2015-05-31
- 上一篇:四下(1、2单元)复习内容
- 下一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