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润物细无声
——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qgyy (原创)
内容提要:新的课程标准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 之中。
主 题 词:语文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致力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学实践同时也是育人的过程,语文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语文教学应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打好精神的底子。
过去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之所以如此,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一是教材内容与编写体例的“难、繁、偏、旧”。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它强调必须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强调必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并形成正确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即: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更好地贯彻新课标呢?本人想结合教学实践对此问题给予初步的探讨。
新课程特别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课程实施目标。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结合教材特点,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案例回放:
在学习《行道树》一文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假设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行道树,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愿生活在哪里?有位女生举手回答道:“我仍然会选择做一棵行道树。因为行道树能净化空气,为人们遮阳,能体现出它自身的价值。”我感觉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这篇文章就是赞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她的回答证明她已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正在逐步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我对她的回答给予赞赏及表扬。
但此时我听到一些唏嘘之声,声音虽然不大,还是在课堂上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怎么回事啊?我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是有些同学认为这位女生的回答太假,认为她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甘心做一棵乐于奉献的行道树的。更为过分的是,竟有一位男生站起来扭过头去质问她:“在现实生活中,你会这样做吗?说得倒好听。”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及他那咄咄逼人的质问使那位女生倍感尴尬,我看她脸都红了。
怎么办?是简单放过,还是抓住这个良好契机对他们进行教育?德育要渗透课堂,课堂是德育的主渠道,我一定要让他们对此问题有深刻认识。正好,抓住机会教育他们。
我告诉他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当别人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我们应认真倾听,而不能私下议论;当你有不同意见时,应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提出异议;当别人提出不同见解时,应以一种谦逊平和的态度去交流,而非将咄咄逼人的质问掷给对方。你们生活在同一个班集体,应互相团结,相互帮助、共同前进。我希望以后咱们班不再发生这种事。”我的这段话很有威慑力,虽然我是用平和的语气说的,但铿锵有力。
从那位男生略微发红的脸我感到自己这番话起作用了,这段话已如细雨滋润了他的心田,我想他今后应该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及沟通了。短短几句话,虽不是长篇大论,但使那位男生知道自己的不妥之处了,同时也给全体学生以教益。
至于那位男生的质问,我则这样解答:“你怎么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不会做一棵行道树呢?我们学习的是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据我了解,××同学平时就乐于为大家服务,为班级做贡献,她现在已经是一棵名副其实的行道树了。我相信××同学会以她的行动来证明的。”同学们听到这里,都鼓掌表示赞同,那位男生也热情地鼓掌,回答问题的女生也感到很欣慰、很自豪。
这个问题的解决用了三、四分钟时间,但我感到颇有价值。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们知道了应如何做人、如何为人处世,也对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所帮助。
思考及探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教学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注意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教材特点,抓住教育契机,实现这一目标。成功的语文教育必定对学生的心灵,包括情感、道德、意志表现出深切的终极关怀。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语文教学绝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它更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捕捉,用情感去灌溉,去融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绝不仅仅是读书写字,它更应是贯穿于学生全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
润物细无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润物细无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相关的教案:
- 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2015-05-21
- 评王莲芬老师《月亮上的足迹》课堂教2015-05-13
- 激活思维 生生对话,成就课堂教学的2015-04-22
- 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2015-04-17
- 课堂教学重在感受文本语言2015-04-13
- 现代课堂教学评价2015-04-11
-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投意合” ------2015-04-08
-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2015-04-06
- 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2015-04-02
-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改后课堂教学方法--2015-03-30
- 论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2015-03-29
- 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2015-03-27
-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浅谈语文教学2015-03-15
- 余映潮课堂教学艺术亮点探幽2015-03-09
- 探究式教学初体验——两种模式下的课2015-03-08
- 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2015-03-03
- 听《基础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感2015-03-03
- 语文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时需要关注的2015-03-02
- 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探微2015-02-26
- 浅谈心理调控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2015-02-10
- 也谈课堂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2015-02-09
-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2015-02-05
- 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2015-02-05
-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2015-01-30
- 上一篇:《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案设计浅探
- 下一篇:上好评讲课的“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