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第2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以“乐”字为切入点,带动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并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努力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之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理解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想象并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的场景,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通过点拨引导学生探究感悟作者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遭遇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难点:
1、感受简洁精练的文字所描绘的优美自然风光
2、理解“醉”与“乐”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领略景美
1、学生朗读并概括课文描绘的几幅画面
2、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
3、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
4、引导学生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5、学生朗读,要求读出作者的感情
三、 感受人欢
1、学生朗读并概括课文描绘的四个场面
2、分析四个场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欢乐之情
3、引导学生体悟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四、 归纳情怀
1、纳得出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2、学生朗读,以醉翁之心体醉翁之情
3、拓展思考,
引导学生懂得在遭遇挫折不幸时,应持积
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五、 解读“醉翁”
1、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1)、“醉翁”醉了吗?
(2)、“醉翁”老了吗?
2、引导学生理解“醉”与“乐”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悟欧阳修丰富的内心世界
六、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如有新的体会或感悟与同学交流
2、积累文言字词
3、如果让你担任摄影师,拍摄介绍醉翁亭的短片,你准备采取什么顺序、拍摄哪些景物、配上什么样的解说词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理解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想象并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的场景,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通过点拨引导学生探究感悟作者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遭遇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难点:
1、感受简洁精练的文字所描绘的优美自然风光
2、理解“醉”与“乐”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领略景美
1、学生朗读并概括课文描绘的几幅画面
2、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
3、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
4、引导学生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5、学生朗读,要求读出作者的感情
三、 感受人欢
1、学生朗读并概括课文描绘的四个场面
2、分析四个场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欢乐之情
3、引导学生体悟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四、 归纳情怀
1、纳得出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2、学生朗读,以醉翁之心体醉翁之情
3、拓展思考,
引导学生懂得在遭遇挫折不幸时,应持积
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五、 解读“醉翁”
1、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1)、“醉翁”醉了吗?
(2)、“醉翁”老了吗?
2、引导学生理解“醉”与“乐”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悟欧阳修丰富的内心世界
六、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如有新的体会或感悟与同学交流
2、积累文言字词
3、如果让你担任摄影师,拍摄介绍醉翁亭的短片,你准备采取什么顺序、拍摄哪些景物、配上什么样的解说词呢?
上一篇:《醉翁亭记》教学设计7
下一篇:《醉翁亭记》导学练讲学稿
《醉翁亭记》(第2课时)教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醉翁亭记》(第2课时)教案相关的教案:
- 《未选择的路》教案12015-04-09
- 《愚公移山》教案32015-04-08
- 苏教版《〈雪〉四人谈》教案2015-04-08
- 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案22015-04-08
- 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案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5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4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3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22015-04-08
- 《陈毅市长》教案2015-04-08
-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示例2015-04-08
-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2015-04-08
- 《给儿子的一封信》教案2015-04-08
- 《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教案2015-04-08
-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2015-04-08
- 《大小猫洞》教案2015-04-08
- 《吴汉何尝杀妻》教案2015-04-08
- (语文版)《清兵卫与葫芦》教案2015-04-06
- 《差半车麦秸》教案22015-04-06
- 《陈毅市长》教案62015-04-06
- 语文版九上《茶馆》教案2015-04-06
- 《环球城市,风行绿墙》教案32015-04-06
- 《菜园小记》教案52015-04-06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一2015-04-06
- 上一篇:《杨修之死》同步练习
- 下一篇:《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