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除法的验算》说课稿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5页例4.
教材分析
例4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关于除法的验算,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一个是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一个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课标教材简化了教学的步骤,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教材为了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验算的作用,创设了买红、蓝笔记本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行验算。还可以将题中数据100元换成120元或150元,让学生根据自选数据进行计算和验算。
教学目标
1、利用乘、除法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及计算能力。
2、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用乘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验算方法。
教学关键:
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教学方法
除法验算的基础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课始可以出示类似的题组,让学生观察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然后得出“商×除数=被除数”。在这之后出示例4,让学生通过画面收集信息,小组讨论他们算得对吗?你用什么方法验证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反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有余数除法的验算上,对有余数除法学生验算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14×7=98、14×7+2=100,此时我们应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明白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搞清“用100元人民币买7元一本的笔记本,可以买14本,还多2元,应找回2元”如何用算式表述,有余数算式的每个部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都能与具体情境的实际意义对应,这样验算时,学生才能真正明白7×14的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再加上2应该等于100,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设计思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与成果。为此,教学是我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的结论,教师不教。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考虑到以下三点:
1、创设情境,感受验算的作用。
2、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
3、利用情境充分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新课以后还应引导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加以概括,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指出:今后做除法题时,凡是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三年级下册《除法的验算》说课稿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三年级下册《除法的验算》说课稿相关的教案:
- 加法的验算 人教版新课标教案2015-04-30
- 三下第12课时 除法的验算2015-04-27
-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稿2015-04-27
-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2015-04-25
- 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说课稿2015-04-25
- 第五册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015-04-24
- 加减法的验算(练习)2015-04-24
- 三年级下册《一位数除三位数》教材解2015-04-23
- 减法的验算2015-04-22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2015-04-22
- 第五册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015-04-22
- 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2015-04-21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2015-04-21
-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备课资料(22015-04-20
-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2015-04-20
- 《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2015-04-20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2015-04-12
- 减法的验算 人教版新课标教案2015-04-12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2015-04-11
- 除法的验算 讲解加练习2015-04-08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乘除法2015-04-06
- 除法的验算 教学设计2015-04-04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设2015-04-03
- 《口算除法》说课稿2015-04-02
- 上一篇:第9课时 复习(1)
- 下一篇:平移和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