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1:(小语虫)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桂林山水这一中心内容,安排了12个词语,分成四组。第一组词语展示了桂林山水的全貌。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潆洄,青山浮水、青峰倒映特别迷人。第二组词语生动的描绘了一幅富有民族情调的画面。第三组词语介绍了三个著名的景点。与词语对应的是三幅小图:形神兼备、奇上加奇的象鼻山。挺拔秀丽、奇峰俊美的骆驼峰,可爱的壮族孩子站在高大的榕树下唱着山歌的情景。第四组词语着重描绘了漓江的景色。绿莹莹的江面上,一位渔民在撑着小小竹筏,竹筏随着江水缓缓漂动。竹筏上,一只鸬鹚正注视着水面,随时准备捕捉水里游动的鱼儿。青山、碧水、竹筏、鸬鹚、充满了诗情画意,整个漓江,好似一条百里画廊,令人陶醉。精美的插图与词语一一对应,要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形象的去感知桂林秀丽、神奇的自然风光,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课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味。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想象,既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又能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材分析2:(共饮一杯)
教材的欣赏: 这是一篇优美的风景词串美韵文!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就是就让你浮想联翩,一个词就让你陶醉其中!12个词,就构成了桂林的山水的“甲天下”!4个词串就是漓江的画廊!慢慢的读,细细的品,读出的是词,出现在眼前的是画,品出的可是情哪!
插图与词串:在识字教学中,就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学生能把词语与相应的事物对应起来!识字中的插图无疑就是孩子理解词语的最好凭借!桂林,孩子们去过的不多,桂林的风景再优美,在他们的眼中是一片空白!课文的插图恰恰是架起它们之间的桥梁!那蓝蓝的天,那美丽而又奇秀的山峰,那清得象翡翠的漓江水,那唱着幸福生活的山歌,那悠闲自在捕鱼的渔民——这一切美丽的色彩,让我们看来,无不在冲击着我们的视角,它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就是中国最美的画廊!看着插图,无须再给孩子们讲什么,什么是象鼻、什么是骆驼、什么是笔架等等!读一个词语就能看到一幅美丽的风景,连起来读韵文,那就是连续不断的画廊啊!!
教材分析3(求索)
读读《识字2》本课围绕“桂林山水”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幅精美的插图和四组12个词串,插图与词串一一对应。清澈的漓江水铺开了画的长卷,碧水映秀峰,竹筏立鸬鹚。三幅小插图特写了神奇的象鼻山、挺秀的骆驼峰,再现了榕树下两个孩子对歌的特有的壮乡风情。对于没有南国风光体验的孩子来说,图的作用很重要。第二部分内容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识字、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己读着教材,想到教过几遍的《桂林山水》,对“舟行碧波上,人上画中游”的桂林充满了向往。孩子们会不会呢?他们地处塞外,领略的是风吹草低,嬉戏于瑞雪飘飞,能不能在竹筏上站稳,能不能听懂嘹亮的对歌呢?对话就从走进画廊开始吧:孩子们,这个地方的景色怎么样?和我们这里有哪些不同?各部分景色说个三言两语,也许能在无意中理解了水的“碧”,峰的“秀”,会抚摸大象的长鼻子、爬上高高的骆驼峰、会心地倾听有问有答的歌声……有去过桂林的孩子,让他说说“壮乡”在哪里,孩子们都不知道,老师就讲个清楚明白。接下去进行的是初读识字,时间要充裕,求的是个正确。在初读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层次就是诵读品味。除了采取形式多样的读书方式外,感觉学生进入文字中的意境还是有一定难度,这时候,再辅以课件演示,水的碧、峰的秀可能与声音同步了。朗读的的效果可能会真正有所提高。写字指导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重点掌握“鼻”的写法。比较三个横的不同写法,还要引导学生与“碧”和“架”两个字里横的写法进行比较,寻找横画的书写规律。“廊”字在练习7中给出了被包围部分,要写得半藏半露的小窍门,这时候,是不是该让学生有所发现呢?填充一下词串之间的空白,给家长、为朋友介绍一下桂林山水,能成为一个说写的小题目。(以上是自己对教材的一点浅显认识,抛砖引玉吧!请老师们踊跃贴出自己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后反思,更欢迎就词串教学中的个别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和识字2教材分析相关的教案:
- 古诗《草》教案分析2015-06-12
- 《活化石》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2015-06-09
- 《识字6》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2015-06-09
- 《识字二》教学设计2015-06-08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上 识字12015-06-08
- 《识字2》教学设计42015-06-08
- 《识字6》教学设计12015-06-06
- 《识字4》教学设计42015-06-05
- 《纸船和风筝》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2015-06-05
- 《一株紫丁香》教材简说2015-06-05
- 《北京》教材简说2015-06-04
- 《父亲和鸟》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2015-06-03
- 第三册识字4课件2015-06-03
- 《我选我》教材简说2015-06-02
- 《玲玲的画》识字教学2015-06-02
- 《识字1》教学设计62015-06-02
- 《识字5》教案(人教版二上)2015-06-02
- 《玲玲的画》识字教学片断2015-06-02
- 《识字8》词语2015-06-02
- 人教版第三册《识字1》教案2015-06-02
- 《识字7》教学建议2015-06-02
- 《识字7》教学设计32015-06-01
- 《假如》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2015-06-01
- 《望庐山瀑布》教学案例分析2015-05-31
- 上一篇:《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
- 下一篇:二下《学棋》教案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