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教后反思
《开天辟地》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古代的神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本来是混沌一团的,后来大神盘古凭借他的神力把天地分开,盘古死后,他的身躯又化出世间万物。故事赞扬了盘古开创天地的伟大功绩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课文8个自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1、概述开天辟地前宇宙的样子——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2、具体写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盘古醒来后,用板斧和凿子,猛砍猛凿,使天地分开;3、盘古开天辟地以后的情况——盘古像巨人,撑在天地间,不让天地合拢,盘古死后身躯化成世间万物,赞扬盘古一生所做的贡献。
教学过程中,注重字、词、句推敲,语段理解以及文章的写作特色,之后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我觉得教学《开天辟地》,进行语文课外活动很有必要。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让学生读故事、听故事,然后再把有关的故事复述给同学们听,这样做,能巧妙地运用语文课外资源,拓展了学生视野,是大语文教育观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映。这样做还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把听到的故事原原本本地复述是要花一番思考和组织的功夫的。这样做也让学生再一次认识了神话的本质,并相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使学生懂得了要为人民造福的道理。
课程内容学过后对课后作业中的背诵,平时只是一布置就了事,没什么背诵指导,加之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中年级学生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强,指定背诵的课文学生大多数靠机械记忆完成的。容易遗忘,从长远看,这样做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要做对学生负责,做教学上的有心人,对学生进行背诵指导,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我觉得有三点可取之处:1、让学生背诵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内容,指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建立记忆网络,明确四个背诵的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2、师生互动,找出8个“完成了”来帮助记忆,启发学生学会导找和建立记忆的支撑点。3、让学生尝试背诵,发现薄弱环节,以引起学生注意,这样再次背诵的时候,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总之,课堂教学除了感知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外,还要拓展学生视野,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开天辟地》教后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开天辟地》教后反思相关的教案: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2015-06-03
- 《纪昌学射》说课与反思2015-06-02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2015-06-01
- 精彩的“变奏曲”——《渔夫的故事》2015-06-01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反思2015-05-31
-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反思2015-05-28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2015-05-27
- 《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2015-05-22
-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及反思2015-05-21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5-21
- 人教版《趵突泉》教学反思2015-05-21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5-20
- 《白鹅》和《白公鹅》对比教学教后反2015-05-20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5-20
- 《猫》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19
- 《万年牢》教学案例及反思2015-05-11
- 《黄继光》教学反思2015-05-11
-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2015-05-11
- 《蟋蟀的住宅》教学案例及反思2015-05-08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5-08
- 《小珊迪》教学案例及反思2015-05-08
- 四年级下册《麦哨》教学反思2015-05-07
- 四年级上册习作3的反思2015-05-05
- 《池上》教后反思2015-05-05
- 上一篇:《母鸡》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下一篇:《气象学家竺可桢》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