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杂谈
【湖北省宜昌市隆中路小学 陈 黎】
〖夯实小组讨论环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是体现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首选,于是在我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几乎每节课都少不了小组讨论这一环节,似乎没有小组讨论就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然而一次“意外的事故”让我不得不静心思考小组讨论的意义。那是《山中访友》的第二课时,我像往常一样在提出思考问题后宣布小组讨论,结果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并不让人满意。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还有小组的同学把此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开始做小动作,甚至相互打闹起来……过了几分钟,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开始点名发言,他们开口就是“我觉得……”没发言的学生或唉声叹气,或漫不经心,根本没听别人在说些什么。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反思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很热闹,但在热闹的背后是放任,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怎么样”。这不是我要的讨论,这不是真正的合作。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 岳宏敏】
〖引导学生读中悟美·在朗读中欣赏美〗
新课标呼吁朗读,提倡感悟。在朗读中感悟,已是如今阅读教学之重要手段,它激活了沉闷的课堂,强化了情感的熏陶,阐释了人文之精神。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在朗读中可以培养学生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受到启迪。如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美呢?
以读为本,以读为主线进行教学活动,通过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读熟、读出感情,在朗读中,让学生欣赏到美好的事物。
例如:《山中访友》有着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飞扬着作者丰富的想象,从文字背后投射出诗人一般鲜活的气质和性情。这样一篇从内容到形式到情感极具美感的散文,如何通过高质量的读,让学生充分品味到它的美呢?
如第五自然段,作者采用第二人称,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教学这段时,我先是让学生模拟当时的情境,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其次是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来到山林中,你会跟那些朋友打招呼?再让学生美读全段,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快乐与和谐,感受大自然的美。
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我”与山里的“朋友”那种深厚的情意。从朗读中欣赏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
【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 向东静】
〖“我的教育故事”之一·真实的课堂,全新的感受·文字再现生活的语文课堂〗
感谢领导的厚爱,感谢同事的支持,我有幸参加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十几位年轻教师提供的十二节生动活泼,启人心智的观摩课亮点纷呈,熠熠生辉,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新鲜、活泼和丰富,首次亲临如此高规格、高水平的观摩活动,感慨颇多。
语文课上,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掌握了文章的表达方法,于是教师妥帖的安排了富有新意的随文练笔训练。学生熟练的用艺术的文字再现着生活,表达着情感。例如:以《山中访友》一文教师安排了这样的环节,山中的一切除了文中描写的,还有什么呢?你愿意和他们打个招呼吗?于是同学们依照文章的表达方法乐此不疲地和蚂蚁,野花,蝴蝶等打起了招呼。比如,你好,漂亮的野花,你露出动人的微笑,是欢迎我们的到来吗?你好勤劳的蚂蚁你在地上爬来爬去是想在我身上来玩吗?你好可爱的蝴蝶你扇动着漂亮的衣裙是邀我共舞吗?这些优美活泼的文字无疑是孩子们生活的再现,同时既是孩子们对文本的延伸和拓展。
《山中访友》教学杂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山中访友》教学杂谈相关的教案:
- 《山中访友》教学片段2015-05-21
- 《山中访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18
- 山中访友课文2015-04-30
- 《山中杂记》评课稿2015-03-30
-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山中访友2015-03-15
- 山中访友2012-09-18
- 上一篇:体育颂教案
- 下一篇:《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