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倍数的特征》评课
3月4日,听了王老师的《2、5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本节课的教学老师对学生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效果了较好,在课后教研会反馈交流中,得到了数学组老师们的认可,并且各位老师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提出的自己的想法。下面是我个人听课后的一些感想:
1、《2、5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入手,找准教学的起点适时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
2、我认为,在本节课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可以应采取分组合作,让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先独立操作,如在练习本上写出5的倍数,或在百数表中圈出5的倍数,再在组内交流发现,提出合理猜想,并通过举例验证,在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自学2的倍数的特征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5的倍数的特征很明显,容易发现,遵循学生思维,我认为可以改变教材的编排,先适当引导学生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并掌握学习方法,为后面学生自学2的倍数的特征作铺垫)
3、在2的倍数的特征这一环节教学,王老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仿照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并结合2的倍数特征讲授偶数和奇数,加深数学体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自主探究和有意义的讲授相结合的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教师的练习要有针对性,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检测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如出判断题,检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出一些四位数中留一个方框填数的题来巩固2和5倍数的特征等等
5、要做好全课总结,注重知识的建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一节课40分钟,我们要达到有效教学,就必须在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关键,找准学生知识起点,开门见山,直接入手,通过情景驱动,让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学习体验,并且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汇报时,要注意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因为根据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特点,他们在回答问题是不可能一下子像课本中的概念、特征,完整、准确的表述出来,哪怕学生有一点点发现,都值得老师鼓励表扬,所以老师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进行适当引导,在多位学生的汇报交流中概括出本节课的特征,有意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如果我们关注到这些教学细节,相信这样的课,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愿中心小学数学组的队员们,勤钻研教材教法,在团队的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交流,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
《2、5倍数的特征》评课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2、5倍数的特征》评课相关的教案:
- 第5课时 2、5、3的倍数的练习 导学案2015-05-13
- 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5-08
- 《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08
- 第四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案2015-05-07
- 《小数乘小数》评课2015-05-04
- 第三节 《因数和倍数对比》教学设计2015-05-03
- 第二课时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2015-05-03
- 2、5、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2015-05-02
-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2015-05-02
- 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2015-04-29
- 2.3.5倍数特征练习2015-04-29
- 2、3、5的倍数的特征2015-04-29
- 2、3、5倍数的特征练习题2015-04-28
- 因数和倍数基础练习2015-04-28
-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2015-04-27
-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2015-04-25
-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2015-04-23
- 《2、5、3倍数的特征的练习》教学设2015-04-22
- 2,5,3的倍数的特征练习题2015-04-21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2015-04-21
- 五下总复习电子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因2015-04-21
-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学案例2015-04-20
- 倍数和因数说课稿2015-04-20
-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教案2015-04-17
- 上一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
- 下一篇:小数乘小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