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作》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 学会合作
2.齐读课题后,提问: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3.课文中的“合作”指的是什么?
4.人们为什么必须相互合作?
5.怎样才能与人搞好合作?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孤立 典范 悠扬 倾泻 和谐 协作 顾名思义
卓有成效 情不自禁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钥匙 嘴唇 倾泻 协作 瓶子 牺牲 一幢 顾名思义
情不自禁
(2)指名读,注意读准带点的字。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
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
交响乐团:大型的管弦乐演奏的团体。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组成,参加者能达上百人。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分自然段读课文。
5.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说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文后练习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 学会合作
2.齐读课题后,提问: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3.课文中的“合作”指的是什么?
4.人们为什么必须相互合作?
5.怎样才能与人搞好合作?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孤立 典范 悠扬 倾泻 和谐 协作 顾名思义
卓有成效 情不自禁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钥匙 嘴唇 倾泻 协作 瓶子 牺牲 一幢 顾名思义
情不自禁
(2)指名读,注意读准带点的字。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
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
交响乐团:大型的管弦乐演奏的团体。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组成,参加者能达上百人。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分自然段读课文。
5.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说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文后练习2。
和《学会合作》教案相关的教案: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2015-05-23
-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2015-05-23
- 《和田的维吾尔》教案2015-05-23
- 11、灯光教案2015-05-22
-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2015-05-22
- 《藏戏》教案及反思2015-05-22
- 《詹天佑》教案设计2015-05-22
-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案2015-05-22
- 《手指》教案2015-05-21
- 灯光教案2015-05-21
- 新课标六年下《北京的春节》教案(第2015-05-21
- 军神教案2015-05-20
- 金色的脚印教案2015-05-19
- 去学会辩证客观、全面的、联系的看问2015-05-19
- 两小儿辩日教案2015-05-19
- 只有一个地球 教案2015-05-19
- 《伯牙绝弦》教案2015-05-18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2015-05-18
- 老北京的春节教案2015-05-18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2015-05-18
-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设计2015-05-13
- 军神(教案,教学实录)2015-05-13
- 《学弈》教案2015-05-12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2015-05-12
- 上一篇:《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教学的导入语
- 下一篇:11、读书要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