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雨点教学实录

时间:2015-03-30 10:37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师:(出示“雨点下落池塘图”;手指池塘)这是什么?
 生:(齐声)池塘。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池塘呀?
 生:小池塘。
 师: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的?
 生:雨点躺在池塘里睡觉,头接近池塘的那边,脚接近池塘的这边,从这里可看出这是个小池塘。
 师:瞧雨点的样儿,睡得好舒服呀!他怎么一点也不担心池塘里的水会把他冲走呢?
 生:因为池塘太小了,它里面的水不会流动的。
 生:有时可能有点儿晃动。
 生:有点儿晃动,像摇篮一样,雨点会睡得更香。(板书:睡觉)
师:(出示“小溪图”)如果雨点落进小溪里,他还能像落在池塘里那样躺下静静地睡觉吗?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我看出小溪正在山间慢慢地流淌着,雨点再也不可能像在池塘里那样,躺下静静地睡觉了。
 师:雨点会随着溪水慢慢地流淌着,雨点再也不可能像在池塘里那样,躺下静静地睡觉了。雨点会随着溪水慢慢地流淌,就像人在———(师以散步姿态提示)
 生:(齐声)散步。(板书:散步)
 师:(出示“江河图”)如果雨点落进江河里呢?
 生:(看图后若有所思)那他再也不是散步的样子了。
 师:会是一幅什么模样呢?
生:奔跑。
 师:你为什么要用“奔跑”这个词来形容?
 生:我背过一首唐诗,其中有一句是“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在里面的雨点,一定会随着滚滚江河不停地“奔跑”。(板书“奔跑”)
 师:你真聪明!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画,联系背过的诗句回答,完全正确,我们给他鼓掌。
师:如果雨点落进海洋里,又会是什么模样呢?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图。(出示“雨点随海浪跳跃图”)
请小朋友观察画面,看看落进海洋里的雨点在做什么?
 生:雨点在随着海浪跳跃。(板书“跳跃”)
 师::“跳跃”和“奔跑”有什么不同?
 生:“奔跑”是在地面上跑,“跳跃”要离开地面,像飞起来一样,比奔跑更快。图画上的雨点,随着涌起的海浪,像腾云驾雾的孙悟空,飞上了天空。
 师:理解理解得真好!
 师::雨点只有落进池塘里,才有可能静静地躺下,一动不动地睡觉;他落进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就会动个不停,没有片刻的宁静,要么随着缓缓流淌的溪水在山间散步,要么随着滚滚的江河不停地奔跑,要么跟着涌向天空的海浪一个劲儿跳跃。
【评析】:这一教学片断精心设计,别具匠心,给人以深刻启迪。
一是巧抓动词。老师巧妙抓住雨点落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特点,从教材中提炼出“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等动词,在启发学生根据图示、结合诗意理解时,相机板书,连同先前有心留下的板书,组合成有机整体,学生自然层次分明地把握全篇了。
 二是运用比喻,加深理解。雨点落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呈现了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态势,但如何具体理解呢?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学知识,或用摇蓝中甜睡的小囡、或拟人散步的模样、或引唐诗佐证“奔跑”、或借孙悟空比状“跳跃”,这就更让学生觉得贴近可感、收到“因方借巧、即势会奇”的效果,悟解得更加深切了。

    雨点教学实录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