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2 教学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认真观察插图,读书中的儿童诗,能从诗歌中感受到小作者对雪人的眷念之情。
2.在生活真诚地与人交往,并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根据要求完成习作,注意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的行动中,懂得报答,学会感恩。
三、教学难点
1.在生活真诚地与人交往,并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根据要求完成习作,注意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让世界充满爱》,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的氛围。
1.爱是love, 爱是 amour,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人们用音乐来表达,用画面来表达,用语言来表达。相信心中有爱的你能从这样的音乐、画面、语言中读懂其中深意。
2.观察图画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雪后放晴,太阳出来,小女孩依依不舍地与雪人告别。)
3.读懂小诗、感受情感。
(1)自由读,读通、读顺。
(2)结合上图,再读小诗。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上半部分的惋惜、难过、无奈,下半部分的真情告白)
(3)感情朗读,表达情感。
4.其实爱并不遥远,爱就在我们的身边。补充:《妈妈的爱》刘丙钧 《父爱无言》
5.爸爸或者妈妈做的一件什么事情让你特别感动。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正如〈〈念亲恩〉〉中唱到的那样: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常在心里问何日报。虽然我们报答不了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深深的感激和谢意。
将自己对父母真心想说的话写在纸上。相互交流,完善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7.要求:回家后直接或间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注意观察父母的神态和动作。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第二课时
一、明确习作要求
1.记叙父母关爱自己最受感动一件事。
2.由衷而又自然地直接或者间接表露对父母的敬意或爱意。
3.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尤其是语言、神态以及动作。
4.将事情的经过记叙完整。
二、写法指导。
如何使场面描写生动感人。
1.环境描写进行铺垫《爱之链》第一自然段、《爱如茉莉》。
2.关注细节,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1)引用《爱之链》中的第四自然段。
作者抓住乔伊的修车动作与神态,把乔伊认真负责的助人态度刻画得淋漓尽致。
如:脚腕被蹭破了 没穿袜子 摘下破手套 喘着粗气 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 两只手上沾满了油污。
(2)如《爱如茉莉》第七自然段:
母亲在住院前的嘱咐(语言描写)
父亲赶往医院那急匆匆的脚步。(动作描写)
清晨病房中感人的画面(环境描写)
三、学生习作
和习作2 教学案相关的教案:
- 《孔子游春》教学反思32015-05-26
- 孰为汝多知乎──民主精神的光辉──2015-05-26
- 《牛郎织女》教学案例2015-05-26
-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52015-05-26
- 《文言文两则》教学参考2015-05-23
- 你向往闰土的生活吗?──《少年闰土2015-05-23
- 5 手指(教学设计)2015-05-23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2015-05-23
- 《匆匆》教学设计52015-05-23
- 21*《我最好的老师》的教学设计2015-05-23
- 《凡卡》教学案例2015-05-22
-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与评析2015-05-22
- 《口语交际》教学建议2015-05-22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015-05-22
- 《金色的脚印》教学案例2015-05-22
- 《跑进家来的松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22015-05-22
- 《匆匆》教学设计42015-05-21
- 《山中访友》教学片段2015-05-21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学反思2015-05-21
- 因势利导,层层深入——《别饿坏了那2015-05-21
- 藏戏的教学设计2015-05-20
- 《索溪峪的“野”》“构筑理想课堂”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