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活动(三)――梯形面积》教学指导
第六课时:《梯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材理解】
与前两个探索活动相似,本探索活动也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实际情境,感受学习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学生探索梯形面积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第三部分是在探索的基础上,归纳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材之所以用同样的编排方式呈现这三个探索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不仅探索解决问题的结果,而且更要体会这种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如果说,探索活动(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索的过程,那么探索活动(二)(三)则是希望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巩固这种思维的方法,而且能逐步形成这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因此,在本活动中,教学的重点仍应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上。
在学生探索解决梯形面积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开展独立的自主探索,课前让学生准备的梯形纸片的大小也不要求全班统一,这样在后续的归纳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梯形面积公式的本质特点。
对于探索的具体方法,教材中呈现了3种,估计学生在独立探索中一般会运用第一种方法,而第二、三种方法可能只有部分学生会采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探索情况灵活处理这几种方法,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掌握3种方法。如果全班只有1种方法,那么也应热情鼓励学生,然后请学生阅读教材,把其他方法作为一种知识了解即可。
练一练
第2题
在学生计算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由于学生已经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等积变形”有所认识,所以,认识梯形的“等积变形”会相对容易一些。但教师在组织讨论时,应引导学生自觉思考“为什么它们的面积会相等”的问题,而不要采用一问一答式的“发现”。
第4题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尝试。有些学生可能是一层层计算解决;有些学生可能会把这堆圆木的横截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来解决;也有些学生可能会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认识梯形面积公式的方便性。
《探索活动(三)――梯形面积》教学指导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探索活动(三)――梯形面积》教学指导相关的教案:
- 《组合图形面积》教案2015-05-08
- 第九册 5 多边形的面积 第2课时 平行2015-05-07
-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第九册)2015-05-04
-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2015-05-04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组合2015-05-04
- 梯形的面积计算 (案例分析)2015-05-03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计算2015-05-02
- 梯形面积的计算32015-05-02
-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2015-05-02
- 第九册 8 总复习 第2课时 观察物体和2015-04-30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2015-04-28
- 《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2015-04-27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二2015-04-27
-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 1:平行2015-04-25
-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2015-04-24
-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2015-04-23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梯形面2015-04-22
-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习题精选2015-04-21
-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2015-04-21
- 校园的绿化面积 教案2015-04-20
- 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2015-04-17
- 梯形面积的计算习题精选2015-04-17
-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015-04-13
- 《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01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