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评课稿
陈老师执教的这篇课文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学到非常多的东西。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亮点:
1.教师的教学热情很高涨,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通过师生间相互作用和同学间的相互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群体心理状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优化课堂气氛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课堂人际关系的主要方面。教师真诚的爱生态度和行为对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极为重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热情、积极、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那么,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鼓励,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刘老师在这节课就很好体现了这点,她与学生交谈的方式以及语气非常热情,把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一下子就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了。而且这种热情教师能带入每个教学环节,使得课堂的气氛变的较为轻松。
2.教学思路清晰,朗读形式多样。老师在课文内容的把握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选择重点词句段启发学生的思考与分析,突出了文章主旨。如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3. 另外,陈老师本身的基本功也很扎实。教态放松,带有亲和的语言,表情及动作,比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陈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努力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学生通过读一读,说一说 ,议一议,演一演等活动环节,培养了良好的语感。老师精心设置的导语,或用激励性、挑战性的语言,或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在整堂课中就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当然,这读又不是枯燥、刻板的,而是一种有趣的个性化朗读。如:当学生看到可爱的小葫芦时,就喜欢地高兴地读读;当学生盯着小葫芦的时候,就自言自语地读读、着急地读读、兴奋地读读;当学生看到落了的小葫芦的时候,就难过伤心地读读;邻居的劝说学生进行了分角色朗读,读出热心、耐心和诚恳的语气,又读出种葫芦人的不屑一顾,毫不在意;当学生指责种葫芦人的时候,又读出了耐心,读出了诚恳,读出了道理。就这样,学生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同时,学生通过读书实践,看图圈好词,看词感悟文来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了“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的朴实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个性被被活脱脱地张扬出来了。
4、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独具匠心。听陈老师这堂课,明显感觉到,陈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精心设计,过渡语自然,直奔主题而且不露痕迹。
《我要的是葫芦》评课稿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我要的是葫芦》评课稿相关的教案:
- 《阿德的梦》评课稿2015-06-08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片断2015-06-02
- 《识字3》的评课稿2015-05-31
- 《我要的是葫芦》教材简说2015-05-28
- 我要的是葫芦练习题2015-05-26
-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015-05-23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实录2015-05-21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案例2015-05-20
- 《欢庆》评课稿2015-05-19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思路和反思2015-05-19
- 我要的是葫芦课文2015-05-13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建议2015-04-13
- 第三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015-04-03
- 《杨树之歌》评课稿2015-04-01
- 《我要一本书》教学设计之一2015-03-20
- 《我要一本书》教学设计之二2015-03-20
-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一2015-03-19
-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二2015-03-18
- 《我要一本书》片断赏析之一2015-03-18
- 8、我要一本书2015-03-02
- 我要的是葫芦|人教课标版2015-02-10
- 课文 14 我要的是葫芦|新课标2015-02-09
- [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2015-01-22
- [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2015-01-22
- 上一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 下一篇: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