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的反弹高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的有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逐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与实践,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体验成功的愉悦,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准备
篮球、足球、排球各4个,四把米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球类运动,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球类运动与数学的联系。
板书课题:球的反弹高度
二、引导探究
1、提出问题。
师:打篮球、踢足球、拍皮球等都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这些球从高处落地后都会反弹。你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会不会超过下落高度?
学生发表观点。
2、指导方法。
教师动作示范,学生观察球下落过程。
师问: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同一种球的反弹高度会一样吗,弹性一样吗?不同球的反弹高度一样吗?弹性一样吗?
学生阅读文字说明和示意图,说说要注意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三点:
(1)把球从指定高度下落时,要将球的上沿与高度标记齐平。
(2)要细心观察球的反弹高度,并根据反弹的最高点及时做上标记,可保留整厘米数。
(3)要及时记录实验中的数据。
组员分工:落球人员,测量人员,观察人员,记录人员。
3、实验操作。
(1)学生分组第一次操作。(篮球)
下落高度定为:100厘米、150厘米、180厘米。
汇报交流计算结果。
师问:你有什么发现?
指导得出结论:用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落下,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不变,说明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
(2)学生分组第二次操作。(足球和排球)
下落高度定为:100厘米、150厘米、180厘米。
汇报交流计算结果。
师问:你有什么发现?
指导得出结论:用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落下,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不变,说明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
(2)学生分组第二次操作。(足球和排球)
下落高度定为:100厘米、150厘米、180厘米。
汇报交流计算结果。
师问:你有什么发现?
指导得出结论: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一般是不同的,同时表示相应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自然也就不同。
三、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1、指名说说引起球的反弹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2、算一算比赛用的篮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座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和球的反弹高度教案相关的教案:
- 五年级数学教案——动手做2015-05-13
- 《组合图形面积》教案2015-05-08
-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4. 约分 第二2015-05-08
- 五下总复习电子教案 第二课时 复习2015-05-07
- 五下总复习电子教案 第三课时 复习2015-05-07
-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数字2015-05-07
- 五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3、长方体和正2015-05-07
-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6.分数和小数2015-05-05
-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分数2015-05-05
-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5,整2015-05-05
-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2015-05-04
- 质数和合数教案2015-05-04
- 量一量,找规律 表格式教案2015-05-03
-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3.分数的基本2015-05-02
- 五下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第二课时 复式2015-04-30
- 小数乘小数教案2015-04-29
- 人教版第十册数学教案三个分数的通分2015-04-29
- 五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3、长方体和正2015-04-27
- 《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2015-04-27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二2015-04-27
-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6.分数和小数2015-04-25
-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分数2015-04-24
- 量一量,找规律教案2015-04-24
-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6.分数和小数2015-04-24
- 上一篇:第五课时:练习课
- 下一篇:求积的近似值_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