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教学案例
师:我们仔细读读课文第七、八小节。
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父母是最疼爱自己孩子的,可法布尔的父母却如此责骂法布尔,你同意他父母的做法吗?我们来进行一次小小的辩论,好吗?
(学生兴趣很高。)
生:好的!
师:那我们同意的举右手,不同意的举左手。
小手像竹笋般都举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同意组的发言:
生:因为父母认为发布尔不务正业,是“学坏”。
生:父母担心孩子不能健康成长,是要教育,发布尔一直不听话,父母是要骂小孩子,我也经常被我爸爸妈妈骂。
生:发布尔家里条件很差,撑破了衣袋还要浪费钱。
生:对,家里很苦,他是要认真放鸭子,那些都是没用的破玩意儿,
生:父母都有父母的道理,他们骂他肯定是有理由的。
不同意组的发言:
生:我觉得父母不应随便骂小孩子,这是发布尔的爱好。
生:难道大人说的就有道理,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生:父母要理解孩子,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要培养,要支持。现在的父母都要送孩子去学这样,学那样,发布尔要是生活在现在,那多好啊!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理解父母的做法,也很同情发布尔的处境,是啊,面对父母的阻挠,发布尔仍痴迷着他最爱的昆虫。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对于也是孩子的学生们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这篇课文还要学生们学习发布尔对科学执着的精神。教学这一片段时,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发布尔的父母为何责骂发布尔?让学生就这个问题来回答。但,在此片段中,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所以,在三个方面做了努力:
一、与文本对话,体会文本。教师让学生仔细地去阅读文本,阅读文本是学习语文的前提所在。只有通过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学生的感受才是“原汁原味”的。我们说,要进行“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所谓对话,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学生可以与心灵对话,可以与文本对话,可以与他人对话。学生只有通过全身心的阅读,才能找到文本中存在的“自我”,才能对课文的体会有滋有味。
二、 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搭建宽松的平台。学生的快乐来自于自信,知识增长于体验。采用小小辩论的形式,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一下子拉近了与法布尔的距离,发布尔的事仿佛就是自己所经历的,或正在发生的事,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你说你的想法,我谈我的感觉。发布尔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也突现出来了。这样的情感,这样的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了。
三、建立和谐的课堂结构,注重师生的平等。
读完课文,教师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对于学生的回答也能作出恰当的点评。亲切的语调,平等的相处,还学生自由的空间,还学生学习的时间。给学生宽阔的“舞台”,倾听学生的“真情告白”,没有去做学生的主宰者、支配者,还学生以主人的身份,使学生真正喜爱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成长的地方。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一堂课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让窗里窗外的人都能驻足欣赏……
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父母是最疼爱自己孩子的,可法布尔的父母却如此责骂法布尔,你同意他父母的做法吗?我们来进行一次小小的辩论,好吗?
(学生兴趣很高。)
生:好的!
师:那我们同意的举右手,不同意的举左手。
小手像竹笋般都举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同意组的发言:
生:因为父母认为发布尔不务正业,是“学坏”。
生:父母担心孩子不能健康成长,是要教育,发布尔一直不听话,父母是要骂小孩子,我也经常被我爸爸妈妈骂。
生:发布尔家里条件很差,撑破了衣袋还要浪费钱。
生:对,家里很苦,他是要认真放鸭子,那些都是没用的破玩意儿,
生:父母都有父母的道理,他们骂他肯定是有理由的。
不同意组的发言:
生:我觉得父母不应随便骂小孩子,这是发布尔的爱好。
生:难道大人说的就有道理,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生:父母要理解孩子,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要培养,要支持。现在的父母都要送孩子去学这样,学那样,发布尔要是生活在现在,那多好啊!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理解父母的做法,也很同情发布尔的处境,是啊,面对父母的阻挠,发布尔仍痴迷着他最爱的昆虫。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对于也是孩子的学生们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这篇课文还要学生们学习发布尔对科学执着的精神。教学这一片段时,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发布尔的父母为何责骂发布尔?让学生就这个问题来回答。但,在此片段中,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所以,在三个方面做了努力:
一、与文本对话,体会文本。教师让学生仔细地去阅读文本,阅读文本是学习语文的前提所在。只有通过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学生的感受才是“原汁原味”的。我们说,要进行“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所谓对话,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学生可以与心灵对话,可以与文本对话,可以与他人对话。学生只有通过全身心的阅读,才能找到文本中存在的“自我”,才能对课文的体会有滋有味。
二、 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搭建宽松的平台。学生的快乐来自于自信,知识增长于体验。采用小小辩论的形式,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一下子拉近了与法布尔的距离,发布尔的事仿佛就是自己所经历的,或正在发生的事,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你说你的想法,我谈我的感觉。发布尔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也突现出来了。这样的情感,这样的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了。
三、建立和谐的课堂结构,注重师生的平等。
读完课文,教师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对于学生的回答也能作出恰当的点评。亲切的语调,平等的相处,还学生自由的空间,还学生学习的时间。给学生宽阔的“舞台”,倾听学生的“真情告白”,没有去做学生的主宰者、支配者,还学生以主人的身份,使学生真正喜爱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成长的地方。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一堂课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让窗里窗外的人都能驻足欣赏……
《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教学案例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教学案例相关的教案:
- 《学会看病》教学案例2015-05-05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及2015-05-04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2015-05-04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案例与2015-05-03
- 《杨氏之子》教学案例2015-05-02
- 《白杨》教学案例2015-05-02
- 《猴王出世》教学案例2015-05-02
-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2015-04-28
-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例2015-04-28
- “雪中送炭”非下雪不可吗?──《再2015-04-28
- 这个来回走得好──《白杨》教学案例2015-04-27
- 《新型玻璃》教学案例2015-04-27
- 《落花生》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4-25
-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2015-04-25
- 《将相和》教学案例分析2015-04-25
- 领悟表达方法——《走遍天下书为侣》2015-04-25
- 学会看病教学案例2015-04-23
- 《晏子使楚》教学案例及反思2015-04-23
- 《最后一分钟》教学案例2015-04-23
- 晏子使楚片段教学案例2015-04-22
-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2015-04-22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案例评析2015-04-20
- 刷子李教学案例2015-04-20
- 景阳冈教学案例2015-04-20
- 上一篇:师恩难忘(苏教版课文)
- 下一篇:教学实录片段欣赏《爱因斯坦和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