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走进语文网络教学

时间:2015-03-24 10:02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

 

惠州市河南岸中学   叶小敏

【摘要】  在课改的浪潮中,语文教师要在短短的45分钟内,以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以亲切、平等、贴近生活的语言激动学生;以肯定、鼓励、赞扬的语言开拓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换取无限的课堂容量。

【关键词】 课改  教学用语  学生  主体性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惠城实验区已开展了一年多了,实验区的课改实验教师头脑里早已充盈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新课标》)里指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理念,就是非课改实验教师也逐步朝着还课堂予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向迈进。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翻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下称《语文》)一股强烈的人文气息和亲切感扑面而来。“写在前面”取代了几十年来板着面孔的“说明”和“前言”,灰白国画为底衬的单元小序换走了生硬的“单元提示”,精致的插图增添了生气,宽松的文字排版趋赶了压抑……再看看文字:“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拿到崭新的语文课本,你心里一定会想,又一阶段的语文之旅开始了……”,“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学年开始了,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这篇美丽的童话有诗一般的意境,爱的清泉汩汩流淌在其中……”……这一切是那么的亲切、和谐,这一切暗示了新教材一系列新理念,也明确了一个视角的重大转变:教材编者与学生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对话关系。它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提供了条件和支持。

全新的理念、优秀的教材必须通过高效的教学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价值功能,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和枢纽作用的是教师,是教师在短短45分钟的引、激、诱、启、延。因此,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也要相应地体现课程改革的这个变化。

在一年多来的课程改革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形象、生动、优美的教学用语,能创设学习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潜移默化的学习。

中国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具有丰富的内涵。根据季羡林先生分析,古代汉语“由于没有形态变化,一句中字与字的关系有时难以确定,可以有多种解释,灵活圆通,模糊性强。学习和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现代汉语虽然没有形态变化,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逐渐清晰,理解的灵活圆通性逐渐减少了。理解起来靠语感的成分渐减,靠分析的成分渐增。不过现代汉语的综合性依然存在,模糊性依然存在,多义性依然存在。学习汉语,还得重视语感。”。对语感的培养,阅读佳作、诵读美文是很好的方法。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语言环境。许多人都看到北方的学生语言基础要比南方的学生好,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南方的方言区域较广,语种复杂。我们惠城区就是一个各种方言荟萃的地方,这里的学生,很少有能够讲一口流利、准确的普通话的,再加上阅读量少,生活经历有限,因此,在说话和写作上没有良好的语言习惯。那么,课堂上老师的语言就有了相当重要的示范性和感染力,如果教师的用语形象生动,就会激起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兴趣,就会如春雨般细无声的滋润学生。在学校里不难发现:一个班里许多学生身上往往可以找到任课老师的影子。这是因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效仿了自己的长时间面对的老师。学生在“善言”老师的引导下,往往对课程更感兴趣。在一堂语文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的课改研讨课上,一位教师的导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学们,爱,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字眼,也是文学家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如清泉般甘甜,如朝阳般温暖,如大海般辽阔……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怜悯之爱、崇敬之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对国家……是真诚?是崇高?是偏私?是狭隘?……你身边有爱的故事吗?”一翻如诗的语言,听者为其动容,怎能不引起学生的感触呢?在这节课中,学生把自己的经历感受倾囊而出,有的学生甚至讲述得泣不成声。在课临结束前,老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写出对爱的感受,有不少惊人之句。

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下,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和形象思维力往往更容易展开。

亲切、平等、贴近生活的课堂用语能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表言论的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育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要尊重学习者的特性,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发展,真正重视人的价值。而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因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然成为制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教材则是一种媒体,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修养水平,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新编《语文》教材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编写者从高姿态转向对等者的影迹。“研讨与练习”的提问不再是教训式、律令式,而是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话语”模式可见一斑。教材编写时角度的转变郑重地确立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绝对的主体地位。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和谐的互动。师生的对话不再是问答式,应多用“交谈式”“讨论式”,引导的语言要亲切而又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肯说、爱说,学生在有人情味的的课堂上兴趣也就盎然了。如今,在课改课堂上常听到的是“你喜欢哪一段”,“你能读一读给我们听吗?”,“请同学们去收集一下有关资料,好吗?”,“请你说说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在这么有亲和力的语言中,学生发现语文学习其实就是自己生活、学习的体验、感想,很少学生会用“不知道”来抵挡“朋友”间的交流。

另外,肯定、鼓励、赞扬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也十分重要,它能使学生树立信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努力创新。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容纳得下每个学生的奇思异想。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事物如雨后春笋,创新已成为社会、个人的发展动力源”。后现代主义为教育者开辟了视野。《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不能用独一无二的标准去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学习思维成果。学生既然有不同的见解,教师就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突出点加以肯定,特别对独到见解与创新意识的学生更是要大力赞扬,充分肯定他的“异类”,甚至鼓励他超越,感谢他给老师和大家带来的启示,要为“青出于蓝胜于蓝”而骄傲,而宣扬。这样,学生还有什么不敢说,还有什么不敢想。

不过,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避免机械的重复,过于单一的表扬会使学生产生腻味,甚至认为老师的认同只不过是一种敷衍。只有恰切的用语,真心的肯定学生才会为之欢欣,为之鼓舞,也才会畅所欲言。这需要教师用心去发掘。

 

由上可见,教师巧妙的课堂用语能使语文课堂的容量无限量的翻倍。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激发,注意过渡,注意评价,注意延伸。用心去与学生交流、探讨,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学习、发现,与学生真正的融合、互动,让学生的学习得以深化和升华,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学生需要的课堂。

这一切都需要语文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学基础,需要教师不断地武装和充实自己,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2003.10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顾振彪    (《试教通讯》2001.9)

3.《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 赵明仁 王嘉毅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走进语文网络教学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