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的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实际教学中我不由自主地试着尝试在教学中渗透一些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到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多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动手做》时—认识高并学会画高时,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经历高的产生过程,初步感知高。
我采用了“单刀直入”直接出示本课主题:用这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出示一个长方形纸片)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先引导学生理解“做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的意思,在学生领会是浪费木料最少,或是一点不浪费木料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锯开后,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和剪刀试一试,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并比较谁的方法好。再集体汇报方法,最后引出高。让学生经历了高的产生过程,对高的感知应该比较深刻吧。接着让学生在图形中中辨认高,并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高,让学生明白高与底的对应关系。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高的含义。
学生有了上面的知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画高,并小组内互相介绍,怎样画高才是最准确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高的含义。在集体汇报自己的画法时,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的表述一个比一个准确,画法也多种多样。
但是,通过作业,我发现,学生在画高时,仍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做图工具不规范,用钢笔做图,线条画得歪歪斜斜的,说明没用三角尺,是随心画的;有的画的不是垂线,虽然打了直角符号,但却不是直角,说明画垂线的方法忘了;有的找点错了,即高和底不对应,说明高的概念还很模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仔细反思,我觉得自己出现有以下失误:
1、对学生还是应该严格要求,应该准备好的画图工具,必须准备好。
2、虽然学生对三角板很熟悉了,但对三角板的直角及直角边的认识一部分学生还不是很清晰,导致该用直角边时,不知如何使用,上课前应该让学生充分熟悉三角板上的直角和直角边。
3、没有想到学生有这么长时间没有画过垂线了,可能会遗忘了画垂线的方法,课前没有进行画垂线的复习,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现有知识。
4、在画高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的概念,它们分别该怎样画,逐个让学生明白画法,而不应该以优生情况来代替全班同学,更不应该贪多,因为我当时还给学生补充了画钝角三角形的高,部分学生更是越弄越糊途了。
1.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经历高的产生过程,初步感知高。
我采用了“单刀直入”直接出示本课主题:用这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出示一个长方形纸片)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先引导学生理解“做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的意思,在学生领会是浪费木料最少,或是一点不浪费木料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锯开后,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和剪刀试一试,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并比较谁的方法好。再集体汇报方法,最后引出高。让学生经历了高的产生过程,对高的感知应该比较深刻吧。接着让学生在图形中中辨认高,并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高,让学生明白高与底的对应关系。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高的含义。
学生有了上面的知识,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画高,并小组内互相介绍,怎样画高才是最准确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高的含义。在集体汇报自己的画法时,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的表述一个比一个准确,画法也多种多样。
但是,通过作业,我发现,学生在画高时,仍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做图工具不规范,用钢笔做图,线条画得歪歪斜斜的,说明没用三角尺,是随心画的;有的画的不是垂线,虽然打了直角符号,但却不是直角,说明画垂线的方法忘了;有的找点错了,即高和底不对应,说明高的概念还很模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仔细反思,我觉得自己出现有以下失误:
1、对学生还是应该严格要求,应该准备好的画图工具,必须准备好。
2、虽然学生对三角板很熟悉了,但对三角板的直角及直角边的认识一部分学生还不是很清晰,导致该用直角边时,不知如何使用,上课前应该让学生充分熟悉三角板上的直角和直角边。
3、没有想到学生有这么长时间没有画过垂线了,可能会遗忘了画垂线的方法,课前没有进行画垂线的复习,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现有知识。
4、在画高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的概念,它们分别该怎样画,逐个让学生明白画法,而不应该以优生情况来代替全班同学,更不应该贪多,因为我当时还给学生补充了画钝角三角形的高,部分学生更是越弄越糊途了。
《动手做》的教学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动手做》的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五年级数学教案——动手做2015-05-13
- 小数乘以整数教学反思2015-05-05
-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2015-05-04
- 第三单元 “观察小药箱”的教学反思2015-05-02
- 2、5、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2015-05-02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2015-04-28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2015-04-21
-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两篇)2015-04-17
- 认识平方千米教学反思2015-04-14
-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015-04-13
-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2015-04-13
-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教学反思2015-04-13
-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2015-04-08
-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2015-04-03
- 《动手做(底和高)》教学设计2015-03-21
-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2015-03-19
-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2015-03-19
-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2015-03-14
- 上一篇: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教学片断
- 下一篇:第三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