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教学反思
1、朗读诗歌,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朗读是诗歌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优美的朗读,恰到好处的感情把握是对诗歌的再创造。因此,抓好诗歌的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关键。这首诗语言精美、句式整齐,特别适合朗读,因此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课的朗读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等定式,设计出学生制定标准,学生读,学生评价的自我激励朗读,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把课堂教学的自主评价与学生自主发问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品味语言,体味诗句深层含义。
诗歌不仅要多“读”,还要细“品”。对于本诗中多处出现的精美且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感悟,若个人无法理解则展开四人小组讨论,体会诗中蕴涵的哲理。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则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攻坚。
对于本诗中出现的比喻、象征等句子,教师通过仿写诗句的形式,指导学生深入体会,以提高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种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学生在这方方面也还有待于提高。这种训练也应合了中考中的仿写例句的题目要求。只有在平时多些多练,才会在中考中应付自如。
朗读是诗歌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优美的朗读,恰到好处的感情把握是对诗歌的再创造。因此,抓好诗歌的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关键。这首诗语言精美、句式整齐,特别适合朗读,因此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课的朗读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等定式,设计出学生制定标准,学生读,学生评价的自我激励朗读,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把课堂教学的自主评价与学生自主发问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品味语言,体味诗句深层含义。
诗歌不仅要多“读”,还要细“品”。对于本诗中多处出现的精美且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感悟,若个人无法理解则展开四人小组讨论,体会诗中蕴涵的哲理。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则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攻坚。
对于本诗中出现的比喻、象征等句子,教师通过仿写诗句的形式,指导学生深入体会,以提高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种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学生在这方方面也还有待于提高。这种训练也应合了中考中的仿写例句的题目要求。只有在平时多些多练,才会在中考中应付自如。
和《旗》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2015-07-14
-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2015-07-14
- 《野兔》教学反思2015-07-14
- 《盐的世界》教学反思2015-07-14
- 《天窗》教学反思2015-07-14
- 《菊》教学反思2015-07-14
- 初一语文《观舞记》的教学反思2015-07-14
- 《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2015-07-14
- 《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2015-06-24
- 《生死相随的海鸥》教学反思2015-06-24
- 《鸟的天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2015-06-24
- 《一座铜像》教学反思2015-06-24
- 《旅行家树》教学反思2015-06-24
- 《梅兰芳练功》教学反思2015-06-24
- 《我爱三峡》教学反思2015-06-24
- 《茉莉花》教学反思2015-06-24
-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2015-06-22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2015-06-22
- 《春雨》教学反思2015-06-22
- 《观潮》教学反思2015-06-22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2015-06-22
- 自然关照下的苏轼情怀──《赤壁赋》2015-06-22
- 《习作四》教学反思2015-06-22
- 《壶口瀑布》教学反思2015-06-22
- 上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 下一篇:近三年中考语文卷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