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
23+45+17= 23+45+17=
2、 新授:
教师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已复习了三个数相加可以用两种形式来计算。还有没有其他形式,小组讨论一下,并写在刚才那道题边上。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个别学生汇报交流:
S1:我们小组认为可以这样写:23+45+17= 个位上3加5再加7是15,在个位上写5,十位上2加4再加1是7,再加个位进上来的1是8,结果是85。
S2:我有补充,个位上3加5再加7是15,在个位上写5,向十位进1,十位上2加4再加1再加个位进上来的1是8,结果是85。
T:S2比S1,说得更完整了,我们应向她学习,要说完整。
S3:我是这样算的,个位上先算3+7=10,再算10+5=15,个位上写5,向十位进1,十位上,2+4+1+1=8,结果是85。
T:他这样算更好了,把3和7凑成10,算起来就很快了。
T:小朋友,现在三个数连加有三种计算的形式,你们喜欢哪一种呢?
S齐答:第三种。
T:第三种计算形式在书写要注意什么呢?(教师边演示边说明要注意加号的位置,数位要对齐,进位不要忘记,最后计算结果不要忘了写在横式上)。
3、 练习
(1)模仿练习:教师呈现问题39+16+28= ,学生在练习纸上按黑板上老师要求的格式书写并计算。
(2)强化练习:教师呈现问题29+46+11= , 39+9+25= ,23+63+13= ,
请学生拍手表示:如果个位上向十位进1,就拍一下手表示;如果个位上向十位进2,就拍两下手表示。
(3)改错练习:四人小组讨论,下面的计算小兔和小猫算得对吗?错在哪里?
19+14+28= (小兔) 19+41+28=88 (小猫)
在四人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交流:
S1:第一题错了,个位上9+4+8=21 ,应向十位进2。他进了1,错了,结果应该是61,他还忘了在横式上写答案
S2:第二题题目抄错了。
T:你们分析得很好,在做连加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S1:不要忘了进位。
S2:不要抄错数字。
S3:不要漏写横式上的答案。
(4)比赛练习:共6道题。做完后教师检查出错情况只有5个,学生其中3人发现自己错误已改正。还有2人有错未改正,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5)应用练习:小明家上个月水费13元,电费39元,电话费27元,煤气费20元,帮小明算一算,一共是多少钱?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三、教学中的问题
整个课堂教学的状态:从教师看,教师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信息反馈;从学生看,学生在课上积极投入,学习得很认真;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关于连加笔算的正确率比较高,教学效果比较好。在很多教师看来,这是一堂实在而又体现改革精神的课。
值得反思的是:这堂课学生掌握了连加笔算方法和第三种连加笔算的竖式格式,知道了在计算要中注意的一些问题,除知识点以外,学生还有没有其他更多的收获呢?我认为没有。如果我们透过“扎实”这一表面的现象,就会发现“扎实”的背后是“封闭”。这种封闭的教学表现在:
1、 教学目标的狭窄化
2、 新授:
教师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已复习了三个数相加可以用两种形式来计算。还有没有其他形式,小组讨论一下,并写在刚才那道题边上。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个别学生汇报交流:
S1:我们小组认为可以这样写:23+45+17= 个位上3加5再加7是15,在个位上写5,十位上2加4再加1是7,再加个位进上来的1是8,结果是85。
S2:我有补充,个位上3加5再加7是15,在个位上写5,向十位进1,十位上2加4再加1再加个位进上来的1是8,结果是85。
T:S2比S1,说得更完整了,我们应向她学习,要说完整。
S3:我是这样算的,个位上先算3+7=10,再算10+5=15,个位上写5,向十位进1,十位上,2+4+1+1=8,结果是85。
T:他这样算更好了,把3和7凑成10,算起来就很快了。
T:小朋友,现在三个数连加有三种计算的形式,你们喜欢哪一种呢?
S齐答:第三种。
T:第三种计算形式在书写要注意什么呢?(教师边演示边说明要注意加号的位置,数位要对齐,进位不要忘记,最后计算结果不要忘了写在横式上)。
3、 练习
(1)模仿练习:教师呈现问题39+16+28= ,学生在练习纸上按黑板上老师要求的格式书写并计算。
(2)强化练习:教师呈现问题29+46+11= , 39+9+25= ,23+63+13= ,
请学生拍手表示:如果个位上向十位进1,就拍一下手表示;如果个位上向十位进2,就拍两下手表示。
(3)改错练习:四人小组讨论,下面的计算小兔和小猫算得对吗?错在哪里?
19+14+28= (小兔) 19+41+28=88 (小猫)
在四人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交流:
S1:第一题错了,个位上9+4+8=21 ,应向十位进2。他进了1,错了,结果应该是61,他还忘了在横式上写答案
S2:第二题题目抄错了。
T:你们分析得很好,在做连加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S1:不要忘了进位。
S2:不要抄错数字。
S3:不要漏写横式上的答案。
(4)比赛练习:共6道题。做完后教师检查出错情况只有5个,学生其中3人发现自己错误已改正。还有2人有错未改正,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5)应用练习:小明家上个月水费13元,电费39元,电话费27元,煤气费20元,帮小明算一算,一共是多少钱?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三、教学中的问题
整个课堂教学的状态:从教师看,教师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信息反馈;从学生看,学生在课上积极投入,学习得很认真;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关于连加笔算的正确率比较高,教学效果比较好。在很多教师看来,这是一堂实在而又体现改革精神的课。
值得反思的是:这堂课学生掌握了连加笔算方法和第三种连加笔算的竖式格式,知道了在计算要中注意的一些问题,除知识点以外,学生还有没有其他更多的收获呢?我认为没有。如果我们透过“扎实”这一表面的现象,就会发现“扎实”的背后是“封闭”。这种封闭的教学表现在:
1、 教学目标的狭窄化
透析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透析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相关的教案:
- 三、教学内容的最佳呈现,需要教师读2015-04-21
- 三、提高学生,先要提高教师2015-04-20
- 听特级教师华应龙《神奇的带子》所想2015-03-25
- 数学课改体会---- 谈谈教师角色的转2015-03-24
-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2015-01-19
- 教师要学会反思2014-12-29
- 浅谈教师的教学反思2014-12-01
- 要重视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2014-11-29
- 新课改下教师新理念的反思2014-11-24
- 相信学生,才能体现教师是以学生发展2014-11-21
- 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割舍教师的板书2014-10-14
- 教师思考集:情境创设为哪般?2014-10-14
- 教师思考集:算法多样化还是形式化?2014-10-14
- 教师思考集:活动越多越好吗?2014-10-14
- 教师也应该学会倾听2014-10-12
- 读书 教师成长的必修课2014-07-03
- 教师也要学会换位思考2014-06-06
- 教师处理教材的三种境界2014-03-14
- 教师参与到学生们的小组合作中去2013-08-26
- 教师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教学反思2013-06-09
- 教材,需要教师的再创造2013-04-21
- 让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2012-12-03
-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追“新”现象冷思考
- 下一篇:对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若干问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