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草莓》课堂练习
堂练习设计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枝柯 韶华 禀赋 饕香 .惴惴不安
2.作者为什么一开始认为一切都没有变?
答案与提示:因为当时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
3.作者在文章中说:“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剥夺的是什么,增添的又是什么?
答案与提示:剥夺的是时光和青春的快乐,增添的是成熟的思想、经验以及信仰和理性等等。
4.散文分为——散文和——散文。本文属于——散文。
答案与提示:抒情(叙事) 叙事(抒情) 抒情
个性练习设计
1.选择最恰当的词语代替划线的词语。
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a.氧气 b.气息 c.味道 d.气味
答案与提示:b。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
a.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那时,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
c.它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
d.季节更替,生命变换,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答案与提示:d。
3.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在林问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馨香
答案与提示:d。
4.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这句话的主语是什么?(限两个字)。
答案与提示:“变幻”或“朝霞变幻”。
教学探讨与反思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通过学习本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作者的真正意图。描写天气和草莓等只是其形或者叫表象,而其实质是说明时间的变化给人带来的变化,所以学习散文要抓住其中心精神,不要被它的表象所迷惑。通过本文的学习,要学生注意周围事物,学会细心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补充资料
伊瓦什凯维奇: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 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 (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生活。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枝柯 韶华 禀赋 饕香 .惴惴不安
2.作者为什么一开始认为一切都没有变?
答案与提示:因为当时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
3.作者在文章中说:“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剥夺的是什么,增添的又是什么?
答案与提示:剥夺的是时光和青春的快乐,增添的是成熟的思想、经验以及信仰和理性等等。
4.散文分为——散文和——散文。本文属于——散文。
答案与提示:抒情(叙事) 叙事(抒情) 抒情
个性练习设计
1.选择最恰当的词语代替划线的词语。
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a.氧气 b.气息 c.味道 d.气味
答案与提示:b。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
a.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那时,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
c.它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
d.季节更替,生命变换,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答案与提示:d。
3.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在林问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馨香
答案与提示:d。
4.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这句话的主语是什么?(限两个字)。
答案与提示:“变幻”或“朝霞变幻”。
教学探讨与反思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通过学习本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作者的真正意图。描写天气和草莓等只是其形或者叫表象,而其实质是说明时间的变化给人带来的变化,所以学习散文要抓住其中心精神,不要被它的表象所迷惑。通过本文的学习,要学生注意周围事物,学会细心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补充资料
伊瓦什凯维奇: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 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 (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生活。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语文版《草莓》课堂练习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语文版《草莓》课堂练习相关的教案:
- 《陌上桑》课堂教学实录2015-04-09
- (语文版)《清兵卫与葫芦》教案2015-04-06
- 语文版九上《茶馆》教案2015-04-06
- 《草莓》教案22015-04-04
- 《生命与和平相爱》课堂练习22015-04-01
- 《草莓》教案32015-03-29
- 《那树》课堂实录2015-03-29
- 外国诗两首(蛔蛔与蛐蛐,夜)课堂教学2015-03-28
- 语文版《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案2015-03-21
- 语文版《科学与艺术》教学设计2015-03-21
- 《草莓》教案2015-03-20
- 人文课堂再现生命活力2015-03-20
- 让课堂充满民主2015-03-19
- 课堂因结构和谐而精彩2015-03-19
- 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2015-03-19
- 开放作文课堂教学 让学生作文个性化2015-03-18
- 如何面对课堂动态问题的挑战2015-03-18
- 书香课堂2015-03-18
- 本色语文,家常课堂——观看云《猴王2015-03-16
- 教师的机智是课堂的灵魂2015-03-16
- 解读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2015-03-16
- 文字与画的课堂2015-03-15
- 创新思维,在课堂对话中闪现2015-03-15
- 建立一个欢乐的课堂2015-03-14
- 上一篇:《一双手》教案3
- 下一篇:《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