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单元案
一、教材分析: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学时老师对这两组位置关系的处理只要求学生会认、会说、会用,不再过多的进行强化性训练。而“左右”位置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最为薄弱的,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老师以此做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的全过程。“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教材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如握握手,听反话等)来帮助学生辨别。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地体验,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对一些一时理解不了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逐步理解。老师要让学生认识自己肢体的“左右”位置关系做为知识的引发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交流、讨论、应用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掌握并建立起“左右”位置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 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课时安排:4课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单元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单元案相关的教案:
- 一年级数学教案—— 《可爱的企鹅》2015-04-11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摘果子2015-04-11
- 第六单元:第二节 (6和7的组成)2015-04-09
- 一年级数学教案——《大家来锻炼》教2015-04-09
- 第一册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15-04-06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15-04-06
-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2015-04-04
-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二2015-04-03
- 第一册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15-04-03
- “第五单元分类”介绍2015-04-03
- 第一册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15-04-03
- 第二单元 比一比 第一课时 比多少2015-04-02
-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2015-04-02
-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2015-04-02
- 人教版一年级第六单元集备《6~10的2015-04-02
-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2015-04-01
-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2015-04-01
- 第六单元课题七:8和9的加减法2015-04-01
-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2015-03-30
-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2015-03-30
- 第一册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15-03-30
- 第一单元 位置 教学设计2015-03-30
- 第一单元 数一数教案2015-03-29
- 第二单元 比一比 第二课时 比长短、2015-03-29
- 上一篇:数一数教案
- 下一篇:小猫钓鱼(一年级上册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