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等式的性质(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10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五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接下来,请大家要课练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
7、板书出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练一练第一题
⑴、指名读题
⑵、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⑶、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六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对
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六填写完整。
7、小结:在刚才计算例六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试一试
⑴、出示x÷0.2=0.8
⑵、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⑶、集体核对,指名口答: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9、练一练第二题
⑴、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
⑵、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一题
⑴、请每位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一题应该怎样解,指名口答。(第三组)
⑵、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
⑶、集体核对
2、练习二第二题
⑴、指名读题
⑵、生独立填写,师巡视。
⑶、你在填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三题
苏教版五下等式的性质(二)教学设计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苏教版五下等式的性质(二)教学设计相关的教案: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15-05-12
- 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5-08
- 小数乘整数 教学设计2015-05-05
-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2015-05-04
- 欣赏与设计练习教学设计2015-05-03
- 第三节 《因数和倍数对比》教学设计2015-05-03
-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2015-05-02
-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2015-05-02
- 《观察简单的立体图形组合》教学设计2015-04-30
-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2015-04-30
- 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2015-04-29
-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2015-04-28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2015-04-28
-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2015-04-27
-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2015-04-27
-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2015-04-25
- 第八节 《分解质因数》教学设计(2)2015-04-25
-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教学设计2015-04-24
- 《2、5、3倍数的特征的练习》教学设2015-04-22
-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2015-04-22
- 整理与练习(2)_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2015-04-21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小数2015-04-21
-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2015-04-17
- 找质数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第九册)2015-04-17
- 上一篇:《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 下一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