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案)
《黄山奇松》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六年制第八册的一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黄山的四色之一——奇松,概括了黄山松树姿态独特、潇洒、挺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适合学生朗读。可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谁能用搜集来的资料介绍一下。
3、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它如此偏爱呢?请同学们到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渐入意境。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
三、细读课文,感悟生活。
1、自由读课文,读完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具体描绘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板书:三大名松)
2、快速读,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名松的句子来。
分别指名读: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细读课文,体会每棵松树的动人姿态。
●学习“迎客松”。
⑴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的?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迎客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插图说话) (板书:迎客松)
指名回答、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饱经风霜”什么意思?这里指谁饱经风霜?说明什么?谁来读一读?
(2)作者为什么说饱经风霜的迎客松是黄山第一奇松?(学生回答后板书:虽然……却…)
“如同”相当于什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想象迎客松的样子,做做动作。
再读这句话,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因为他的姿态很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迎客松)
(3)引读: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名松,古朴苍健,姿态雄伟,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 ),乃至( )。
边读边想想这句话怎样用“不仅……而且……”来表达。
(4)看图试背诵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和体会。
●学习“陪客松”
过渡: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上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板书:陪客松)
(1)自由读描写陪客松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里把陪客松比作了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如果没有如“绿色的巨人”,效果有什么不同?(板书:……如同……)
(3)再读句子,说说陪客松的样子,它与迎客松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试背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学习“送客松”
过渡:当游客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谁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板书:送客松)
(1)指名读描写送客松的句子。(看插图)
(2)比较描写送客松的第一句和迎客松的第一句,说说这两棵松树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指名读第二句。
想想这里的“好象”可以换成哪些词(板书:……好象……)
说说送客松名字的由来。
指导背诵。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松“奇”在哪里?边看图边朗诵描写黄山松的精彩词句,再次感受黄山松的神奇魅力。
5、这么神奇的黄山松,在哪里观看最好呢?
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6、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登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观赏姿态独特的黄山奇松。配乐朗诵课文第二部分。
四、引读课文,移步赏景。
1、引读:黄山松不愧是黄山第一绝,它们千姿百态,近看或……或……或……远看或……或……或……从整体上看有的……有的……。省略号说明什么?理解“千姿百态”一词,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师生引读,生生引读,指名引读。
(板书:千姿百态)
2、这里写出了黄山松的什么?谁来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体验情感。
1、黄山松树以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闻名天下,此时你对黄山奇松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可以朗读文章的精彩语句、可以写一段话或一首诗,可以画一幅画,也许你还有更好的方式,那就更好了。
2、交流展示。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谁能用搜集来的资料介绍一下。
3、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它如此偏爱呢?请同学们到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渐入意境。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
三、细读课文,感悟生活。
1、自由读课文,读完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具体描绘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板书:三大名松)
2、快速读,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名松的句子来。
分别指名读: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细读课文,体会每棵松树的动人姿态。
●学习“迎客松”。
⑴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的?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迎客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插图说话) (板书:迎客松)
指名回答、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饱经风霜”什么意思?这里指谁饱经风霜?说明什么?谁来读一读?
(2)作者为什么说饱经风霜的迎客松是黄山第一奇松?(学生回答后板书:虽然……却…)
“如同”相当于什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想象迎客松的样子,做做动作。
再读这句话,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因为他的姿态很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迎客松)
(3)引读: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名松,古朴苍健,姿态雄伟,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 ),乃至( )。
边读边想想这句话怎样用“不仅……而且……”来表达。
(4)看图试背诵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和体会。
●学习“陪客松”
过渡: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上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板书:陪客松)
(1)自由读描写陪客松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里把陪客松比作了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如果没有如“绿色的巨人”,效果有什么不同?(板书:……如同……)
(3)再读句子,说说陪客松的样子,它与迎客松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试背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学习“送客松”
过渡:当游客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谁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板书:送客松)
(1)指名读描写送客松的句子。(看插图)
(2)比较描写送客松的第一句和迎客松的第一句,说说这两棵松树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指名读第二句。
想想这里的“好象”可以换成哪些词(板书:……好象……)
说说送客松名字的由来。
指导背诵。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松“奇”在哪里?边看图边朗诵描写黄山松的精彩词句,再次感受黄山松的神奇魅力。
5、这么神奇的黄山松,在哪里观看最好呢?
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6、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登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观赏姿态独特的黄山奇松。配乐朗诵课文第二部分。
四、引读课文,移步赏景。
1、引读:黄山松不愧是黄山第一绝,它们千姿百态,近看或……或……或……远看或……或……或……从整体上看有的……有的……。省略号说明什么?理解“千姿百态”一词,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师生引读,生生引读,指名引读。
(板书:千姿百态)
2、这里写出了黄山松的什么?谁来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体验情感。
1、黄山松树以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闻名天下,此时你对黄山奇松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可以朗读文章的精彩语句、可以写一段话或一首诗,可以画一幅画,也许你还有更好的方式,那就更好了。
2、交流展示。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和黄山奇松(教案)相关的教案:
- 《金蝉脱壳》教案2015-05-05
- 早 教案2015-05-05
- 《落花生》教案2015-05-04
- 落花生教案(第二课时)2015-05-04
- 《晏子使楚》教案 (第二课时)2015-05-03
- 《秋思》教案2015-05-03
- 北师大版三年级《我想》教案2015-05-02
-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2015-05-02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案设计2015-04-30
- 《一件运动衫》教案2015-04-30
- 《白杨》教案设计2015-04-30
- 《猴王出世》教案2015-04-29
- 与象共舞(教案)2015-04-28
- 拉萨古城教案2015-04-28
- 《与象共舞》教案2015-04-28
-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2015-04-28
-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2015-04-28
- 《窃读记》教案学案设计2015-04-28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教案2015-04-27
- 松鼠教案2015-04-27
- 《打电话》教案设计2015-04-27
- 五年级语文教案——《与象共舞》2015-04-25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2015-04-24
- 《鲸》教案(第二课时)2015-04-24
- 上一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杂谈
- 下一篇:《景阳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