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分桃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2-33页。本节课是学习除法的第一课,编者意在让学生从分的状态来入手,有随意分与平均分,平均分中又有分得刚好的与分得不刚好的,传统的包含除与平均除都是平均分,书本用练习题来体现。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
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教具准备:课件、小鱼图片、气球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创设小刺猬过生日的情境,导入新课。小刺猬过生日,请来一些小朋友,有猴子、小猫、小狗。
二、操作体验
1、分桃。猴子来了2只,小刺猬有8个桃子,可能有几种分法。
(1)独立操作。每个学生用小圆片当桃子,自己操作分法,并记录下来。
(2)汇报交流: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3)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你认为哪种分法更合理,为什么?意在分得同样多。
2、分鱼。小猫来了4只,小刺猬有12鱼,要让每只小猫分到同样多,该怎么分。
(1)独立操作。学生以小棒代替鱼,
(2)汇报交流:初步感受分法的多样性。
(3)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
分得的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
3、分骨头。
有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
按要求独立完成,并展示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你为什么这样分?因为题目叫我们平均分,就是要让每只小狗分到的同样多。首次应用平均分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平均分的含义。
三、巩固深化
1、“试一试”的第1题。有()双筷子,需2根2根的分,可画圈完成。
2、“试一试”的第2题。平均每盒放()支,可数总数后,用乘法口诀,得到答案。
3、“试一试”的第3题。5个画圈法
4、“试一试”的第4题。初步感知有余数的“平均分”。不作太多要求,还剩几个,就是余数。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分桃子弹”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
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教具准备:课件、小鱼图片、气球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创设小刺猬过生日的情境,导入新课。小刺猬过生日,请来一些小朋友,有猴子、小猫、小狗。
二、操作体验
1、分桃。猴子来了2只,小刺猬有8个桃子,可能有几种分法。
(1)独立操作。每个学生用小圆片当桃子,自己操作分法,并记录下来。
(2)汇报交流: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3)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你认为哪种分法更合理,为什么?意在分得同样多。
2、分鱼。小猫来了4只,小刺猬有12鱼,要让每只小猫分到同样多,该怎么分。
(1)独立操作。学生以小棒代替鱼,
(2)汇报交流:初步感受分法的多样性。
(3)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
分得的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
3、分骨头。
有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
按要求独立完成,并展示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你为什么这样分?因为题目叫我们平均分,就是要让每只小狗分到的同样多。首次应用平均分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平均分的含义。
三、巩固深化
1、“试一试”的第1题。有()双筷子,需2根2根的分,可画圈完成。
2、“试一试”的第2题。平均每盒放()支,可数总数后,用乘法口诀,得到答案。
3、“试一试”的第3题。5个画圈法
4、“试一试”的第4题。初步感知有余数的“平均分”。不作太多要求,还剩几个,就是余数。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分桃子弹”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二年级“分桃子”教学设计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二年级“分桃子”教学设计相关的教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快乐的动物》(2015-04-29
-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2015-04-29
- 《分糖果》教学设计2015-04-28
- 第四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文具店(倍的2015-04-28
- 文具店教学设计2015-04-28
- 北师大版《动物聚会》教学设计2015-04-28
- 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2015-04-24
-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22015-04-23
- “认识游览路线”教学设计2015-04-23
-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2015-04-22
-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2015-04-21
- 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人教版)2015-04-21
- “认识分米、毫米”教学设计及说明2015-04-20
-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2015-04-17
-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设计2015-04-17
- “镜像对称”教学设计(课标版)2015-04-17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解决问2015-04-14
- 《加减混合综合练习课》教学设计2015-04-14
- 《简单推理》教学设计(课标版)2015-04-13
-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2015-04-12
- 《图形和变换》教学设计 3课时2015-04-12
- “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教学设计及说2015-04-11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统计 教学设2015-04-11
-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2015-04-09
- 上一篇:五、观察物体
- 下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3册第二单元可爱的小青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