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能力训练
练一练1.给加粗字注音。缀行甚远( ) 并驱如故( )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 )奔倚其下( ) 眈眈相向( )少时( )目似瞑( )意暇甚( )意将隧入( ) 乃悟前狼假寐( )狼亦黠矣( )2.你对课文了解吗?(1)《狼》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2)《狼》叙述了________,告诉了人们________道理。议一议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读一读课内阅读: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寐,盖以透敌。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解释加粗的字。缀: 顾: 犬: 洞: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文中加“▲”的两个“其”各代什么?4.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课外阅读: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1.解释句中加粗的字。a.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 徒:b.南山有竹,不柔自直。 柔:c.岂可及乎? 及:d.括而羽之,镞而砺之。 括: 砺:2.翻译下列各句。a.子曰:“汝何好乐?”译文:b.吾非此之问也。译文:c.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译文:3.本文讲的是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方法。4.孔子用“括而羽之,镞而砺之”比喻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孔子用“其入之不亦深乎”比喻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写展开想像,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参考答案 议一议1.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陵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2.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顾野有麦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读一读课内阅读:1.紧跟 回头看 像狗似的 打洞2.略3.①“它们”,代两狼 ②“它”,指柴堆4.d5.对于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否则,就没有出路。课外阅读:1.a.只是 b.通“揉” c.赶得上 d.通“刮”磨2.a.孔子说:“你有什么喜好?”b.我问的不是这个。c.刮过了,并给它安上尾羽,装上铁头并把它磨锋利了,它进的不是更深吗?3.学习的重要性 比喻4.学习5.学习的作用
和《狼》能力训练相关的教案:
- 《幼时记趣》同步训练2015-04-06
- 《安塞腰鼓》基础训练2015-04-03
- 《伟人细胞》综合能力测试2015-04-02
- 《本命年的回想》同步训练2015-03-30
- 《伟人细胞》同步训练2015-03-29
- 《在山的那边》课内语段阅读训练2015-03-29
- 口语训练——《婉转拒绝》教案22015-03-26
-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2015-03-26
- 苏教版七年级上《古代寓言二则》同步2015-03-25
- 《童趣》基础知识训练2015-03-24
-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能力测2015-03-23
- 人教社新教材第一册第七单元作文训练2015-03-21
- 《生命 生命》基础知识训练2015-03-21
- 《狼》突破难点能力训练2015-03-20
- 七颗钻石 综合能力测试2015-03-20
- 《生命 生命》课内语段阅读训练2015-03-19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冰心诗四首》同步训2015-03-19
- 《春》知能同步训练2015-03-18
- 短文两篇《散步》《金黄的大斗笠》知2015-03-18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15分钟训2015-03-17
- 口语训练——《婉转拒绝》教案12015-03-17
- 《童趣》课内语段阅读训练2015-03-17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阅读训练2015-03-17
- 《羚羊木雕》综合能力测试题2015-03-16
- 上一篇:《童趣》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 下一篇:口语训练——《婉转拒绝》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