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找出文中作者所列的观点,并分析其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能力目标 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情感目标 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兴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教学重点找出文中作者所列的观点,并分析其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认知阅读二、 题目解说“中国山水游记”是指中国山水游记散文,“感性”是指敏锐的感官经验。本文文题就是谈中国山水游记散文在“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历其事”方面的情况。三、作者简介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现任叹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的作品风格不同意,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很多读者知道他,是因为他那首《乡愁》,因此很多时候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三、背景介绍。四、整体感知课文。1、解决生字词。骇 冉冉 倏然 鬼魅 新颖 敏锐 海市蜃楼 悚然 俯瞰 炫耀 逊色 瑰丽 简陋2、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说了哪些观点?(2)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明确:本文说了“中国山水游记应该富有感性”、游记要有动感,游记要有悬念、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每况愈下等观点。最主要的观点是“中国山水游记应该富有感性”理解阅读三、理解课文主旨。通过品味、感悟,探寻文章的主旨。明确:本文通过列举宋、元、明、清各代山水游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段,证明了作者的中国山水游记必须有感性这一观点。四、 写作特色。1、选取典型来表达观点。2、文字隽永,语言优美。七、总结全文。拓展阅读八、拓展延伸。有人认为作者拘泥于字句,不足以证明其观点;有人则认为正是这样的细读分析令人信服,你认为呢?请具体谈谈。板书: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余光中主要的观点是“中国山水游记应该富有感性”本文通过列举宋、元、明、清各代山水游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段,证明了作者的中国山水游记必须有感性这一观点。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教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北师大版《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教案相关的教案:
- 《错过》教案52015-03-25
- 《夜雨寄北》教案12015-03-25
-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2015-03-24
- 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015-03-24
- 《信客》教案42015-03-24
-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42015-03-24
- 《春望》教案2015-03-23
- 八年级语文教学评估课《保修》教案2015-03-23
- 《梵高传》教案22015-03-23
- 《孙权劝学》教案82015-03-23
- 语文版《生命之舟》教案42015-03-23
- 语文版《苏珊·安东尼》教案22015-03-23
- 《游山西村》教案2015-03-22
- 《木兰诗》教案62015-03-22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22015-03-22
-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案42015-03-22
- 《专题“汉字”》教案2015-03-22
- 《三峡》教案22015-03-21
- 《荔枝图序》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2015-03-21
- 《三峡》教案2015-03-21
- 《木兰诗》教案52015-03-21
-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22015-03-21
- 说勤 教案2015-03-21
-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72015-03-21
- 上一篇:《周亚夫军细柳》教案设计
- 下一篇:《与朱元思书》综合能力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