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天平。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 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的呢?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把它写出来。 50+50=100 (板书)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 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x+50>100 x+50=150 x+50<200 x+x=200 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 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 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 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2)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3、教学“试一试”。 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 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 4、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独立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 (2)完成第2题。 (3)完成第3题。 交流所列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 小组中交流列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方程 50+50=100 x+50>100 x+50=150等式
方程 x+50<200 x+x=200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相关的教案:
- 第5课时 2、5、3的倍数的练习 导学案2015-05-13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15-05-12
- 第3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2015-05-12
-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4. 约分 第二2015-05-08
- 第九册 6 统计与可能性 第1课时2015-05-07
- 五下总复习电子教案 第二课时 复习2015-05-07
- 五下总复习电子教案 第三课时 复习2015-05-07
- 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二)——用“进2015-05-07
- 第二课时 分数单位2015-05-07
- 第七课时: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2015-05-07
- 第九册 5 多边形的面积 第2课时 平行2015-05-07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2015-05-07
-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数字2015-05-07
- 第四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案2015-05-07
- 五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3、长方体和正2015-05-07
-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6.分数和小数2015-05-05
- 人教版新课标五上 二、小数除法 第七2015-05-05
- 1、小数乘法(单元练习)2015-05-05
- 第九册解方程的问题2015-05-05
-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分数2015-05-05
-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5,整2015-05-05
- 第九册 7 数学广角 第1课时2015-05-05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小2015-05-05
- 方程的意义教学实录2015-05-05
- 上一篇:《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录与反思
- 下一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实录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