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培养和发展学生统计观念的一次有益探索———《买书(统计)》评

时间:2015-03-14 10:22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当今社会里,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人们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所以,课程标准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理解并实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真正将统计观念的培养落到实处呢?杨亮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买书》一课,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1.重视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
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为此,杨亮老师从教学伊始的“激趣导入”,到“探究新知”的两次统计活动,直至结课前利用现场资源展开的“小调查”,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参与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他们逐渐丰富和完善对统计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学生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了统计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了统计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要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在课程和教学中着力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亲身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具体到本节课,就是要让学生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结果是为买什么书这一决策服务的。
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杨亮老师通过“孕伏——感悟——理解”三个步骤,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决策,并说明决策的依据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统计结果是决策的依据。
由于杨亮老师所选取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学现场亲身经历的,是通过调查得到的,所以不论是统计过程还是统计结果,对学生来讲,都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所以对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也是有效的。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
杨亮老师在教学中,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统计活动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丰富统计活动经验和掌握统计方法的过程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在第组织第一次统计活动时,杨老师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将选择什么样的数据收集方法,然后先后两次运用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组织学生收集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杨老师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让他们在尝试、探索、讨论、交流中,充分展示自己或正确、或错误的统计过程。从而为学生主动形成和发展自身的统计观念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总之,杨亮老师的这节课注重活动性、趣味性、生成性、发展性,在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培养和发展学生统计观念的一次有益探索———《买书(统计)》评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