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初步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重点: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教学难点:体会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策略:1、观察、比较,用分类的方法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2、在活动中交流,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结合“水果店”情境图,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1、谈话引入。
2、出示水果店情境图。
(1)学生活动:找一找。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我能找到几个?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提示:还有要补充的吗?(目的是让学生找出图中隐含的数字,比如0,1/2等。
(3)学生活动:分一分。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单独活动,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全班再进行交 流。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结果。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引导,为下面教学自然数和整数做准备。
(4)根据学生的分类情况,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揭示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什么样的数是整数?并让学生举出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和巩固。
二、利用整数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1、解决: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
5x4=20(元)
2、利用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1)说明含义。 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需进一步使学生明确,20是4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关于倍数和因数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师要让学生多说一说,并通过一定的例证进一步说明。
(2)举例说明。举出一个乘法算式,说出其中的因数和倍数关系。
(3)练习:说一说。第3页“说一说”先自己试说,同桌之间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3、说明研究倍数和因数的范围。教师根据课堂生成,相机给出“只在自然数(零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这个规定。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第3页:找一找。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后,先自己找出7的倍数,小组内交流自己找的方法。全班交流时让学生在比较后得出用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比较方便快捷。同时使学生领悟到:这个数是7的倍数,那么7同时也是这个数的因数。通过试一试:你还能找出7的其它倍数吗?使学生体会到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2、同桌练习:你写我说。在学生弄懂题目意思后,再开展活动。活动后让中后生进行全班交流。
3、比一比:看谁找的快。(1)自己找,比比谁找的快。要求作出各自的符号。(2)组织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好,比比谁找的对。(3)归纳。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为学习公倍数作准备。
4、独立练习。写出100以内全部6的倍数。交流时,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进一步明确方法。
5、讨论:根据除法算式如何说倍数和因数。例如:15/3=5.
四、全课小结。
问题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对找出的数进行分类,给出自然数和整数的含义?务必不吝赐教噢!记住我的名字叫做“红袖添香”,只是曹雪芹身边的脂砚斋,《红楼梦》还要你自己来写噢!
2、初步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重点: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教学难点:体会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策略:1、观察、比较,用分类的方法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2、在活动中交流,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结合“水果店”情境图,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1、谈话引入。
2、出示水果店情境图。
(1)学生活动:找一找。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我能找到几个?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提示:还有要补充的吗?(目的是让学生找出图中隐含的数字,比如0,1/2等。
(3)学生活动:分一分。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单独活动,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全班再进行交 流。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结果。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引导,为下面教学自然数和整数做准备。
(4)根据学生的分类情况,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揭示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什么样的数是整数?并让学生举出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和巩固。
二、利用整数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1、解决: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
5x4=20(元)
2、利用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1)说明含义。 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需进一步使学生明确,20是4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关于倍数和因数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师要让学生多说一说,并通过一定的例证进一步说明。
(2)举例说明。举出一个乘法算式,说出其中的因数和倍数关系。
(3)练习:说一说。第3页“说一说”先自己试说,同桌之间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3、说明研究倍数和因数的范围。教师根据课堂生成,相机给出“只在自然数(零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这个规定。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第3页:找一找。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后,先自己找出7的倍数,小组内交流自己找的方法。全班交流时让学生在比较后得出用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比较方便快捷。同时使学生领悟到:这个数是7的倍数,那么7同时也是这个数的因数。通过试一试:你还能找出7的其它倍数吗?使学生体会到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2、同桌练习:你写我说。在学生弄懂题目意思后,再开展活动。活动后让中后生进行全班交流。
3、比一比:看谁找的快。(1)自己找,比比谁找的快。要求作出各自的符号。(2)组织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好,比比谁找的对。(3)归纳。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为学习公倍数作准备。
4、独立练习。写出100以内全部6的倍数。交流时,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进一步明确方法。
5、讨论:根据除法算式如何说倍数和因数。例如:15/3=5.
四、全课小结。
问题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对找出的数进行分类,给出自然数和整数的含义?务必不吝赐教噢!记住我的名字叫做“红袖添香”,只是曹雪芹身边的脂砚斋,《红楼梦》还要你自己来写噢!
《数的世界》教学设计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数的世界》教学设计相关的教案:
- 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5-08
- 小数乘整数 教学设计2015-05-05
-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2015-05-04
- 欣赏与设计练习教学设计2015-05-03
- 第三节 《因数和倍数对比》教学设计2015-05-03
-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2015-05-02
-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2015-05-02
- 《观察简单的立体图形组合》教学设计2015-04-30
-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2015-04-30
- 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2015-04-29
-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2015-04-28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2015-04-28
-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2015-04-27
-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2015-04-27
-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2015-04-25
- 第八节 《分解质因数》教学设计(2)2015-04-25
-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教学设计2015-04-24
- 《2、5、3倍数的特征的练习》教学设2015-04-22
-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设2015-04-22
-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2015-04-17
- 找质数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第九册)2015-04-17
- 数的世界(2)_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2015-04-14
-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设计与说明2015-04-13
- 《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015-04-13
- 上一篇: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 下一篇:《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说课稿